第70页

传令军士离去后,谁人都知今日大势已去,那些兵痞这些年养尊处优,酒肉管够,如何经得起军法审讯?怕是一会儿就招供了。

刘统已然委顿在地,萧玉吉看他的眼神冰冰凉凉,也不多说一句,只让刘甸压着他去自己的刘家地堡,拿人叫开门去,同样的办法再给围住,捉拿逆贼,就地审讯,若有不从的,当场击杀便宜从事,勿用回禀。

刘甸领命离去。

于是厅内再度安静下来,吕望的心虽是已然放下,可还是看着石刘两家如今的样子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即便这里也有他家老爷子一份功劳。

“待到去吕家堡的青郡军有了消息,再去眼见为实。”

这是承明公主萧玉吉的最后一令,言毕她便不再开口,只端坐上方,查看查抄出来的账册与人口簿籍,并命武威军随军的参军一一装箱清点,记录在案。

吕望有些害怕这个与传闻中全然不同又说一不二行事果敢冷酷的公主,于是偷偷拿眼去看孟苍舒,好似想从亲密战友处找见些底气。

只见孟苍舒出尘英俊的脸上竟还留着公主那一箭射死石翰时迸溅上的血点,可他浑然不觉,犹自微笑着看向自己。

这带血的笑容要比地上的尸体可怖百倍,即便孟苍舒是他家的后盾,此时此刻,面对这个诡异的笑容,吕望只觉没来由的毛骨悚然。

第31章

即将入夜, 吕家堡灯火通明的前楼外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军士。

青郡军虽出身寒微,多年淬炼也令行禁止,龙骧将军庞绪一声领下,众人以单膝半跪的军礼迎接承明公主。

“恭迎公主殿下。”

在整齐的喊声中, 萧玉吉走在最前, 通过一排排戴甲军士, 于尽头处扶起庞绪:“将军英明,本宫早有耳闻, 昔日尚为无知小女时,于军中父皇膝下胡闹,也曾见过将军英姿。将军在国为良将, 如此待我,岂不折煞?”

萧玉吉敬重军旅之人,尤其是父亲的老部下,自然多几分礼让,与当初见孟苍舒的架势全然不同,没有半点倨傲,庞绪一听她提了圣上, 又说起当初戎马倥偬之事,即便知晓从前她不愿收留自己的部曲在良慈郡的事也仍是一腔情怀涌动, 热了眼眶, 努力沉着声音自持道:“公主殿下谬赞, 今日在良慈郡可以得见殿下, 是我们青郡军上下的福分。”他想了想孟苍舒之前的吩咐,没有提今后青郡军一切还要仰赖公主这样的话。

萧玉吉颔首, 说道:“今日之事多亏庞将军助阵,不然一千武威军再是骁勇, 也不能三路并发。方才听将军部下通传,说是在吕家堡内并无发现叛贼?”

一直站在公主身后,一道自石家堡随行而来的吕望听到这句话总算结束了一路上的折磨,却顾忌着离自己近处的孟苍舒,不敢大口大口喘气,只能极其细微的呼气再吸气。

庞绪还未开口回禀,远处跪着的一人就颤颤巍巍匍匐在地上用哭腔道:“多谢将军还我家青白……”

孟苍舒一听便知是吕伯英这老头的声音。

吕望听见父亲声音,忙小跑过去挨着跪下,也学着哭腔道:“公主殿下明鉴,庞将军威武。”

萧玉吉朝前走了几步,这期间,庞绪去看在她身后的孟苍舒,两人略微对视一眼,庞绪才开口道:“殿下,虽没有叛贼,可末将却发现了需要您亲自过目的东西。”

吕姓父子二人皆是一愣。

“是什么要紧的?”萧玉吉不动声色,然而脚步却站住了。

庞绪一挥手,属下抬上来成捆的军械,新旧掺杂,刀枪剑戟混在一处,足足堆了三个柴堆大小的鼓包,远远超过寻常人家看家护院会备下的军械兵器数量。

因是早年战乱的缘故,多少有些兵刃在圣上中兴后散落民间,未免有人以武犯禁,朝廷也曾收缴过,可百废待兴的时候,偏远地区匪贼众多也不甚安全,做得太绝怕是倒会上逼民反,圣上体察民情,于是便提出拿官府的银两收取各人家中残余的长兵刃,一来再铸比开矿更省花费,二来是也是尽收天下之兵的迂回,这样百姓能拿乱世防身的家伙换些银两,也不至于那般抵触,留下的短刃也不足以威胁。

只是这对小门小户平头百姓的意义大,可那些家中动辄千亩土地百十奴婢和多间店铺的高门望族,平常无论讲大排场出门还是商贸运货,都少不了护卫同行,他们也不缺那两个银子,手头上的兵刃自然不会上缴。

朝廷当然明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无人多管闲事,因朝廷命官中有部分仍是出身于豪门,多少也在为着自己的产业做些有备无患的筹谋。

像吕、刘、石三家堡垒这样的门户,有些兵刃确实也是防患于未然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