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日薄西山,天快黑了,沈咎一路骑得很快,不到两刻钟便感到千佛寺下。他挑了一条马也能走的山路,将卫弥月送到千佛寺门口。

卫弥月匆匆赶到小宝殿后的藏经阁门口,经过一下午,郁氏也听到动静赶了过来。藏经阁大门的机关还未打开,金芽眼眶红红地对主持道:“我家姑娘自晌午到现在一直没有声音,姑娘身子本就虚弱,若是出了什么好歹,你这破寺庙担当得起吗……”

主持也是颇为难,知道卫家是京城里的百年世家、名门望族,他也不想得罪了卫家的人。正踟蹰着是否强拆了藏经阁的门,听见随墙门口一个声音道:“娘,金芽!”……卫弥月同主持和郁氏解释的是她无意间在藏经阁里发现了一处密道,沿着那条密道一直走,便走到了京卫营操的武场旁。

她在那儿恰好遇见了沈咎,沈咎便将她送回千佛寺了。沈咎将她送回来后没有立刻离去,同她一块儿进了寺里,郁氏看向卫弥月身旁的沈咎,心绪复杂,但还是感激地朝沈咎道谢道:“多亏了沈都督,小女蔻蔻才能安然无恙地回来。待下山回府后,我同老爷定当携礼去沈都督门前拜访。”

沈都督面色疏淡,但比起第一回见卫青临时,多了分客气,道:“卫夫人不必多礼。”……

千佛寺内,卫弥月算是有惊无险地渡过这一天。

另一头,尹堃监罢营操回到家里。兴许是今儿的事给他太大的冲击,他一整个下午都在想,出现在沈都督账中的那名姑娘究竟是谁。

饭桌上,向来吃饭时不怎么说话的尹堃咽下一口饭菜,询问身旁的表妹道:“阿容,你对京中未出阁的贵女可熟悉?”

苑容是尹堃的表妹,三年前离开青州来到京城,在尹府一住便住到现在。府里的下人都清楚,这位表姑娘同她父母想让她在京中嫁一户有权有势的人家。也是苑容会做人,时常给跟前的丫鬟、小厮送点碎银子,又惯会讨好尹堃的母亲和妻子,是以在尹府的日子并不难过。

闻言,苑容停下筷子,偏头朝尹堃看去,问道:“表哥为何这么问?”

尹堃面上含笑,颇替自家都督高兴道:“我今日在武场,瞧见沈都督带了一位女子入他的帐中,后来还与这名女子共骑一匹马……”他感慨道:“想必是沈都督好事将近。”

第39章

苑容面上的笑意渐渐淡了下去。

她捏着筷子的手紧了紧,旋即不动声色地重新拾起笑,扭头问尹堃道:“表哥知道是哪家的姑娘吗?”

尹堃思索半晌,摇头叹气道:“我倒是也想瞧一眼是哪家的姑娘,只不过沈都督护得紧,说我若是多看一眼,便剜了我的眼珠子。我哪敢多看……”尹堃说罢,呵呵一笑道:“不过瞧衣着打扮,应当是京中世家望族里的姑娘。瞧着不超过十五六岁。”

他给自己舀了一碗米粥,端到嘴边呼噜噜喝掉半碗,随便一抹嘴巴道:“我方才问的话,阿容别放在心上。我是一时想左了,以为知道那名姑娘是哪家的千金,便能提前与人家府上多来往着些。将来万一她真成了都督夫人,且不说巴结人家,起码别得罪了人家……”

听到尹堃说“都督夫人”这四个字,苑容紧紧抿唇,面上露出一丝不虞。似是安慰自己,说道:“表哥是否想得太远了些,今日这事儿并不能说明什么,兴许是有别的什么内情。况且表哥为何认为,我会知道那名姑娘是谁?”

“有没有内情不敢肯定,但瞧着沈都督对那名女子确实不同。我何曾见过都督同人共骑一匹马?”尹堃憋了一肚子好奇,营中只有他一个人见到那姑娘,无人可以讨论,回到家中,便忍不住在饭桌上说出来。“阿容别想得太多,我并非说你一定知道那姑娘。只不过你在兰义书院念书,平日里接触的世家贵女定然不少,我这才有此一问。阿容大可当我没说过这话,继续吃饭罢。”

尹堃说完,继续心大地往自己碗里夹菜。

但苑容却没了胃口,勉强等到尹老夫人吃完离席,她也站起来说道:“我吃好了,表哥,表嫂,我先回屋了。”……苑容走出正堂,脸上的笑意顿时消失,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她回到自己住的小院,将丫鬟都赶出屋子,一个人关上门。紧接着,屋子里便传出噼里啪啦瓷器落地的声音。

苑容将圆桌上的青瓷茶具摔的一干二净,仍旧觉得心里意难平,又两三步走到梳妆台前,将梳妆台上的脂粉首饰都扫落一地。末了,她打开雕花妆奁最后一层,取出里头的两锭银子,放在桌上缓慢地摩挲。

这两锭银子早被她擦洗干净,兴许是常被人抚摸,表面光泽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