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你听我解释啊 轻云上 2306 字 2023-03-18

想通这些,道维歇了买米面的心思,转身去百货商店裁了几尺黑布,是村里大婶们做鞋子时常用来缝鞋边儿的,结实又耐脏,很受欢迎。要了五斤白糖和三两散茶,以及十斤鸡蛋。

白糖和散茶,是家里来客人时招待人的硬通货,鸡蛋是探亲访友的硬通货,不管生孩子坐月子还是缺胳膊断腿儿,去探望时拿鸡蛋就对了。

有了这些东西,道维又各色调料都买了点儿,塑料袋包起来,花花绿绿的水果硬糖,大白兔奶糖,原味花生都称了点儿,装起来又是一包,齐活儿!径直去糖水镇前往盐水村的路口等车。

村里有辆公共农用拖拉机,农忙时下地,农闲时每月前往镇上一次帮大家统一采买生活用品,算日子正好是今天,道维能搭个顺风车。

自然,有搭顺风车想法的不止道维一人,拖拉机突突突靠近时,道维就瞧见车厢两侧的沿儿上坐了满满两排人,正扯着嗓子侃大山,好不热闹。

等他招手,拖拉机停下时,才瞧见车厢里塞满了大包小包,特亮眼的红色棉被,红色搪瓷盆儿,红色暖水瓶儿占据了半壁江山,一瞧就是有人家办喜事。零零碎碎的外地菜,香胰子,菜刀,将车厢挤的无处下脚。

车上众人瞧见道维这幅模样十分吃惊,但还是好心的腾出一块儿地方叫他上来挤一挤,顺手帮他把包裹放好。

拖拉机又突突突的行驶在小路上,颠的人一上一下,说话很容易咬到舌头。

可这点困难丝毫阻挡不了大家伙儿闲聊的心,其中有位大婶儿是道维的邻居,心直口快一人,率先开口:

“杨维,你这是打算回家看几个孩子了?”

道维也不隐瞒,直接道:

“以前是我混账,对娃她妈不好,对娃也不上心,觉得没个儿子日子就没奔头,低人一等,走哪儿都抬不起头。”

那大婶儿直言:“咋?你这是又想通了?”

道维摇头:“想不想得通也就这样了,我这样的谁家闺女还敢嫁给我生儿子?这辈子估计就是个没儿子的命,认了!闺女也行吧,好好养大了,留一个招赘,生的孩子一样跟我姓杨!”

一车人听了全都沉默。

他们能说啥?

他们中大多数也觉得没儿子在村里抬不起头。

作者有话说:

第205章 回家做饭

如今村人觉得生不出儿子在村里抬不起头, 倒也不是完全重男轻女,其中还有部分原因,就是没儿子的话, 地里重活儿干不了,一旦身为农民的他们种地都不利索, 相当于上班族自断手脚,没法儿生存了。

农村的重体力活儿, 真不是妇女心性要强咬牙坚持就能干的,其中之苦, 不亲身感受很难理解。

道维清楚,不说现在, 就是放眼后世,哪家没儿子, 家里又稍有资产, 等着吃绝户的怕是都排出长队来,这种事从古至今绝不新鲜。

因此众人对道维的说法并未质疑,又知他这人混不吝惯了, 不敢说的太深, 说说笑笑间, 指着道维包裹露出的一角道:

“哟,这是给娃们买的新衣服吧?行啊, 总算有当爸爸的样儿了, 不过杨维你听婶儿一句, 你家啥情况你心里清楚,往后一家子就指着你养活了, 花钱再不敢大手大脚, 几个丫头的衣服你找婶儿, 婶儿抽时间给你做了。”

其他人也应和道:

“是这个道理,能省就省,省下一毛是一毛。再说你家老大翻过年有十二了吧?她妈应该早教过她针线上的事儿,过不了半年她就能完全接手,往后还有老二老三,慢慢的也能给你帮把手。

咱村儿里可不就这样,老大带老二,老二带老三,一眨眼都成人了。”

道维笑而不语,静静听着,他不会去批判当下人们的育儿观念,说些何不食肉糜的话。都是创造历史的人,谁又敢保证哪一代就一定比哪一代更高贵呢?

拖拉机一路开进了村委,远远地附近村民听着声儿赶过来领取自家东西。瞧见道维在场纷纷露出诧异神色,更有好热闹的小孩子老早跑去杨家,隔着一道破栅栏门,大声告诉正守着砂锅帮妹妹熬粥的老四:

“盼娣,盼娣,你爸回来了!你爸带着好多东西回来了,正往这儿走呢,真的!”

盼娣头都没回,村里小孩儿常以逗弄她们姐妹为乐,类似的话听了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早麻木了。

今天一早,大姐就去帮人家打谷子去了,连枷那么重,大人打一上午胳膊都酸的抬不起来,大姐要打满一整天,才能换两碗大米回来。

二姐不爱说话,帮人家盖房子去了,她远远地瞧了一眼,砖瓦房子真亮堂啊,十里八乡独一份儿,瞧着让人眼热。可和水泥也是真累,有时候掌握不好时间,大人们拿铁锨都搅拌不均匀,二姐人小又没力气,直接用手用脚,一天下来手脚都烂了,能在主家吃两顿饱饭,拿回两碗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