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 58 章

祂的新娘 云深处见月 4414 字 2023-03-09

江南多雨,尤其是春日,最是温软。

苏州多园林,亭台楼阁轩榭连绵,数不尽的风流雅致蕴藏其中。

陶家作为苏州富商之一,虽算不上首富等豪富大家,但家宅的美轮美奂却不逊色分毫。

陶家传承十余代,祖上因何发家已经无人得知,如今绸缎庄遍布江南几个省市,家中还有桑林染坊等一应作坊田地自给自足。

这偌大的富贵,不知道多少人艳羡。

如今当家的是陶家老一,至于老大则急病早逝,夫人守寡至今,膝下唯有一女名唤莺时,虽无人得见,但只言片语中皆道那是一个温贤雅慧的美人。

大夫人林氏出身海城豪商林家,陪嫁丰厚,虽然丈夫早逝,但只她自己便有很多私产,膝下唯有这么个女儿,名声又这样好,不知道多少人想要求娶。

只可惜,林夫人早年就和娘家的兄长订好了亲事,要把莺时嫁回娘家去,有心的人也只能扼腕。

陶宅一重重的深宅大院中,雕花窗扇半开,雨淅淅沥沥的下着,落在白墙黛瓦上,又顺着屋檐掉落,砸在廊外的芭蕉叶和莲花缸中,声音清脆又悦耳。

莺时坐在窗下的书桌,翻看着手中的报纸。

报纸都是今日最新发售的,报童在街上售卖,而像陶家这样的富户,一般都是订好了直接送上门。

这不,刚用完早膳,嬷嬷就已经给她捧来了。

总共七份报纸,抛却刊登的广告外,她看的更多的是时事和诗歌小说。

只是,往日总看的格外认真的莺时,今日却有些出神。

“小姐,刚才管家得了信,林少爷下船了。”莺时喜欢安静,屋里几个丫鬟也都呆在角落做针线活,就显得这丫头匆匆而至,然后激动开口的声音分外明显。

莺时下意识看去。

“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刘嬷嬷是照顾莺时长大的奶嬷嬷,也管着她这院子里的事,听到动静立即出来敲打了一句。

来报信的丫鬟是莺时院里的一等丫鬟,叫百灵,声音婉转悦耳,莺时最喜欢她的声音,所以通报之类的事都是她来。

百灵立即收敛好,低着头恭恭敬敬的说,“管家那里说,家里下人已经引了林少爷往家里来,奴婢知道了就赶忙回来了。”

刘嬷嬷迅速估量了一下,从渡口回来起码要两个小时,不过路上报信也耽搁了时间,应该也差不多了。

“小姐,咱们梳妆吧?”她问。

“不用了,这样就挺好的。”莺时怔然回神,垂眸看了眼身上的宽袍大袖,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裙子是最新从海城那边传过来的百褶裙,镶着银线,晃动之间如星光闪烁,极为漂亮。

如今外面已经流行起了旗袍和洋装,她母亲也给她置办了很多,只是她们孤儿寡母的还是低调行事为好,为了不让外人非议,她大部分时间还是穿着保守的衣裙。

“小姐,这可是要见未来的姑爷,马虎不得。”刘嬷嬷忙轻声劝说。

莺时摇了摇头,想继续看报纸,但根本看不进去,就拿起放在一边的怀表看了眼时间。

十点。

按照路程算,现在应该已经进城了,顺利的话,午饭时她就能看见自己那位素未谋面的未婚夫林玉斌了。

也不知道他会是什么样子?

雕花窗扇下,乌发如云挽起发髻,只斜斜插了几枚玉簪的女子悠然出神,面容清雅秀丽,只是一个侧影,便美的好似一幅画。

刘嬷嬷看了眼,想着依自家小姐这幅容貌,便是不打扮也足够让人惊艳,不换就不换了。

莺时出了会儿神,轻轻叹了口气,她今年十八岁,按理说早该成婚,只是前些年她的那个未婚夫出国留学,一去就是五年,便这样耽搁了。

去岁海城就有信递来,说是林玉斌已经回国,会在年后过来拜访。只是一直到过了一月,如今甚至都进了三月,对方才来。

年后没多久,陶家就隐约有流言传开,说是林家怕是不愿意履行婚约。

婚约成不成莺时倒是无所谓,只是娘一直挂心着这件事,怕是要操心了。

一旁的院里,林云清正拧着眉,挥挥手让屋里报信的丫头下去。

眼看着娘家的侄儿要来了,可她高兴不起来,早年定下婚事,为的是亲上加亲,把莺时托付给自家娘亲和兄长她也放心,可如今夫君早逝,掌家大权旁落,轮起来,这桩婚事已经不般配了。

齐大非偶,并非好事。

林云清之前也想过退了婚事,但自家莺时出落的花容月貌,掌家的一叔早动了心思,若是没了这桩婚事,怕是就要拿莺时去送人换了好处回来。

这般一来一去,便一直拖到了现在。

现在只希望,这桩婚事能少些波折吧。

十一点半,赶在午饭前,几辆马车停在陶宅门口。

前去接人的管家边张罗着客人下来,匆匆招来一个小厮,低声嘱咐了一句。

小厮眼睛瞪大,不敢耽搁,看了眼从车上下来的三男两女,转身直奔进宅,去了正院。

上面的老太爷老太太前些年就去世了,现在当家做主的是一房的陶振南和夫人高氏。

“什么?那林少爷独身来的,没有长辈跟随?”陶振南眸光一动,心中划过许多猜测,至于小厮说的还带着女同学一起,他倒是没有在意。

不过是桩风流韵事,无须在意,相比之下,林少爷独身前来这件事他要更在意。

“看来,这桩婚事是要有变啊。”他说,心里开始打起算盘。

近些年军阀割据一方,陶家每年为了打通关系送出去的礼钱就占了收入的一半,若是能找个靠山,那自然要稳妥的多。

但靠山也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多的是人想把产业一口吞了,可若是有了姻亲……

莺时那丫头生的好,哪怕是他见惯了美人,每次看了都要眼前一亮,这样的容貌,若是送人,定能得偿所愿。

只是不巧之前和林家定了婚事,陶振南只好在心里遗憾,但若是婚事有变,那不正好成全了他。

“我听说李少帅近日一直在苏州盘桓。”高氏知道自家夫君的想法,立即点了一句。

陶振南神情一动,赞赏的看了眼自家夫人,盘算着说,“那就让老大请少帅来我们家坐坐。”

“剩下的我会安排好的。”高氏配合着说,想到那位大嫂会出现的神情,脸上笑意一淡。

想当初,她是多羡慕自家这位大嫂啊,十里红妆嫁进门,和夫君恩爱无间,后宅也没有妾室烦心。可造化弄人,她那位聪明厉害的大伯哥偏偏早逝。

她也不想雪上加霜去踩上这一脚,只是终究是自家的事最要紧。

正院两人说着话,那边一行人在管家的带领下,穿过曲径回廊,抵达了待客的前厅,请他们坐下。

“还请稍等,我家老爷和夫人稍后就到。”管家说。

来的一个眉眼娇俏的女孩儿忽然笑了一下,在旁边文雅清秀的女孩阻止下才闭嘴。

管家不动声色,安排人上了茶,退到门外等候。

“你听到没,他说老爷夫人诶,这是多么陈旧的称呼啊。”娇俏的女孩儿又笑了。

“莹莹,你这样太没有礼貌了。”文雅的女孩儿不赞同的说。

“我又没说错,他们应该叫先生女士才对。”

“莹莹说的对。”林玉斌赞同,和女孩儿相视一笑,旁边三人都皱了皱眉。

他们是留学的同学,两个女孩儿分别叫余莹莹,周知兰,几个男生中除了林玉斌,其貌不扬的叫做范启明,另一个俊朗的叫做周尧,他和周知兰是兄妹。

“林玉斌,你来世交家拜访带上我们是否不妥?”周尧扫了眼这所富贵人家的宅邸,相比海城的繁华新派,这里更多的是旧式的低调奢华。

“无妨,这是我姑姑的夫家,我们来这里借宿一下还是没问题的。”林玉斌笑着说。

“苏州的山水可是一绝,明天我要出去看看。”余莹莹已经打算起来。

“没错,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日只是草草一看,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了。”周知兰眼含期待。

五人开始说起苏州的风景,很是兴致勃勃。

不多时,陶振南和高氏到了。

五个人立即站起身,礼貌的看向来人。

眼见着对方还穿着长袍马褂和旧式衣裙的女人,余莹莹眼中划过不屑。

“世伯好,伯母好,我是林玉斌。”林玉斌笑着打了个招呼。

高氏看了眼厅内的几个人,尤其是那两个女孩,眼见着一个穿着学生装,一个则是洋裙,微微皱了皱眉。

“玉斌贤侄,这些是?”陶振南态度温和的应了一声。

林家是海城数得上的豪富,维持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林玉斌立即一一介绍,然后才问,“不知我姑母现下可好?”

“我已经命人通知了你姑母,估计快到了。”高氏笑着说。

两人一言一行都充满了旧式封建的味道,这让五个留学归来,接受并且传播着新式思想的人都有些不习惯。

比起开放的海城,苏州到底显得落后了些。

林玉斌微微皱眉,林家近些年受海城上流圈子影响,并没有这幅做派,只是陶家显然没有如此。

不多时,林云清到了。

进屋她一抬眼,便扫见了屋内五个人,目光在坐在林玉斌身边的余莹莹身上停了一下,她心中顿时一沉。

希望是她想多了。

“大嫂来了。”陶振南和高氏笑着招呼,却没有起身。

“姑姑。”林玉斌立即起身唤了句,只是看着林云清的目光有些生疏。

父母说小时候姑姑还抱过他,只是他根本不记得,算来,这才是两人第一次见面。这个在奶奶和父母口中体贴聪慧的姑姑现在看来,就是个彻彻底底的旧式女人,一点儿都看不出她曾经留洋学习的痕迹。

林玉斌顿时有些失望,姑姑都是如此,他那个表妹想必也差不多。

他心中退婚的念头顿时又坚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