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有冯佑的威慑,冯保便安下了心,继续慢慢把玩着核桃。

冯邦宁又问:“那……多出来的银钱,大伯准备作何用?”

冯保不置可否地道:“或修路,或造桥。哪怕是上庙里给慈圣太后娘娘塑个金身的九莲菩萨像都行。记住,只能拿来做善事。这些日子也都给我紧紧身上的皮,别再搅和出什么事来。有什么想做的,等风头过去了再说。”

冯邦宁试探地问道:“风头……什么时候会过去?”

冯保瞥了他一眼,“且等着吧。”说完,在下人的搀扶下一摇一晃地进里屋去了。

第13章

江陵张府

郑承宪父子同张家一路相处甚欢,到了江陵地界后受张家人的邀请在张府住了下来。

刚安顿下来,郑国泰就跑了趟湖广治所,去见了镇守太监。也不知他耍了什么花招,竟从镇守太监手里讨了个营生来,在湖广地方跑起了各行的对缝。

郑承宪并未出面,放手叫儿子去做,想瞧瞧自己这个儿子的能耐。他在张府中与张居正的母亲赵太夫人、王氏等人交际得不错,里头自然有自己的盘算。张家在江陵借着张居正的名头兴起后,也算作是当地的名门望族。郑承宪念着背靠大树好乘凉,既然与张敬修这等士人结交不得,讨好他们的长辈却是个不错的法子。

这日郑国泰匆匆忙忙赶过来,在门口觑了一会儿,待下人们都走了才溜进来。他在郑承宪的耳边道:“父亲,大事不好了!”

郑承宪正想斥责儿子没个正形叫人瞧见了跌份,听见这话不由皱眉道:“出什么事了?”心里猜测,难道儿子在外头得罪了什么人,要让自己出面去摆平?到底年轻,没经过事,扛不住。

却听郑国泰急道:“我今儿上武昌去,没曾想正好邸报到了。吕公公没避嫌,让我瞧了个角 潘公叫陛下致仕了!”

“潘公?哪个潘公?”郑承宪不像儿子,喜欢钻研内廷外朝。兼之潘姓是个大姓,朝中内外潘姓者不计其数,一时竟想不起是哪个来。

郑国泰急得直跳脚,“就是嘉靖二十年的那位榜眼公,潘晟!”

这么一说,郑承宪就想起来了。潘晟在隆庆年间曾做过当今圣上的老师,万历八年因身体之故致仕。在郑家父子离开京城之前,便听闻他被宣召入京授予了武英殿大学士之职。这便是要入阁拜相了。

潘晟与张居正同为朱翊钧的老师,关系很是不错。据说张居正病逝前曾上密奏,举荐了潘晟入阁。

郑承宪心里还没转过弯来,又听儿子说道:“潘公还在路上呢,未至京中,这就叫致仕了。嗨呀,这都是什么事儿嘛!人家一把年纪,路途奔波。我这位妹夫惯会耍着人玩。”

“噤声!”郑承宪瞪了一眼儿子,“那是你能叫妹夫的吗?!”

郑国泰挨了骂,便缩回了脖子,乖乖立在一旁。

郑承宪在屋里转了几圈,余光瞥到郑国泰的衣袖一角,指着问道:“这是什么?”上去撩了来细看,发现竟是半干的蛋清蛋黄和一些碎蛋壳。他沉着脸,“可是在外头惹了什么祸事?”

郑国泰连连摆手,“我还惦记着混个伯爷做做呢,哪儿能同以往那般做些鸡鸣狗盗之事。”他挠挠头,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方才叫父亲一唬,我竟忘了。我是来叫父亲同我一道离开张家,另寻住处去的。”

“这又是为何?”郑承宪奇道,“张家有人对你不敬?”

“倒也不是。人是书香门第,不像咱们这等人。”郑国泰道,“父亲不常在外头跑,所以不晓得,我却见得多了。前些日子就有人张家门口叫骂的,今儿我出门的时候这不就遭了殃。”他举了举自己脏了的袖子。

郑国泰试探地看着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道:“张家怕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