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允诺打得独孤陀措手不及,独孤陀本想由长子独孤延福出征却不料杨广却派了他的二子独孤延寿,那是一个懦弱无能,全无独孤家半点才能之辈,此役是独孤陀挽回独孤家颜面的最终手段,杨广当然不会允许他成功。

再说已是无益,百余双耳朵清晰明了的听见太子的允诺,杨广不会收回自己的话,独孤陀当然也明白自己也不能逼人太甚,朝堂之上两人必须各退一步,否则玉碎瓦全难分一二,反倒是成全他人快慰。

独孤陀不悦的躬身,瓮瓮回答:“是,太子殿下,老臣愚子独孤延寿定不负皇上圣恩。”

杨广含笑从玉案上绕过,亲手搀扶昔日盟友,以示自己皇家宽容大度。

升平半垂的视线正将杨广紧紧泛白的手指看个满满,杨广正在暗自用力,独孤陀也反手握住杨广的臂膀不肯松开,两人彼此纠缠,瞬间难分胜负。

还在升平小时母后曾说过,舅父独孤陀年少时曾力举千斤铜鼎,汉臣常说他蛮夷遗风不改,像极了占山为王的匪类,唯独父皇含笑评价他文才武略无不精通,纵使百名汉臣也抵不过他一人。

此刻,杨广脸色虽变,被抓紧的手腕还没有退意,可见臂弯上所受力道非常人能忍受。

群臣个个呆若木鸡,盯着不动的二人万分不解,杨广脸上挂有笑容,独孤陀脸色冰冷不苟,二人暗自较量,外表却给群臣亲厚假象,不退不进僵持在一起,难怪会有人迟疑。

升平突然缓缓站起身,朝舅父深深鞠躬:“舅父,骠骑将军此去必定凶险,太子妃身为弱妹自然百般惦念,也可请骠骑将军进宫与太子妃告辞,以慰惦念。”

独孤陀再精明也未曾想到升平会如此一言,他再抬头时,升平已拖着逶迤瞿凤百褶敝屣裙从侧离去,只留下独孤陀与杨广双手未离的注视,以及百官众目相随。

杨广一言不发看着升平离去背影,缄默片刻,蓦地松开用尽全力的手指,甩开独孤陀的纠缠也离身走出大兴殿。

朝堂,谁愿意伫立于此便由谁来,他们不屑回头。

“还气我?”杨广抓住升平的手腕带回怀中,升平望着他,心中滋味繁复述说不尽,心中酸楚难耐又不知该从何说起,“阿鸾只是在气自己。”她长叹,赌气推开他的怀抱。

杨广在升平身后轻声安抚,“阿鸾,你放心,我便是负尽天下也不会哄骗你,我会为你倾尽所有。“

“承蒙太子殿下如此宠爱,阿鸾是否该感激涕零?”升平苦笑,身子不住微微颤动。他是否已经和萧氏同宫这句话她永远问不出,所以总是煎熬于心。一时生气,一时苦涩,一时宽慰,一时悲叹。

他挣扎于朝堂,她却挣扎于他。谁是谁的天下,谁会为谁劳心,由此可见一般。

杨广深深看这升平神色复杂莫名,原本擒住她的手再不肯松开,忽而,他陡然转身走在前方带路,升平被胁迫拉扯着同行,内侍宫人见状慌忙跟上随扈,他二人越走越快,身后众人气喘不迭几乎快要跟不上。

两人穿过大兴殿后御林苑,直向旧日东宫,再转又复出秦王宫,再转,又复进蜀王宫,再出,三转进代王宫,转转回回,不期然竟来到一块开阔之地。偌大深红色宫墙沿水而立,他们脚下旷野则是河岸另一边界。

此处落叶几乎掩盖所有地面,河渠内如死水般波澜不惊,大兴皇宫内苑居然还有如此荒凉凋敝之所升平从不知晓。河岸两边各有望远亭阁,她定定看着杨广顺梯而上不明就以。杨广登上亭阁转过台阶向下伸手,宽大手掌给她全部安全,仿佛是种蛊术,吸引她一起前往,全然忘记心中忐忑所在。

升平似知道他的发现即将为大隋江山带来血雨腥风般忐忑不安,杨广的殷切目光却容不得她百般拒绝,她只得颤颤交出自己的手指。

杨广躬身强势环抱住她的腰,一把将升平整个人拥上来,她受了惊吓,慌忙闭眼,再睁开时,杨广已然于她身后低沉笑语:“看,这是出宫的水道,来日我和阿鸾一起出宫看天高云淡日月永好,如何?“

此水常年锁于九重宫墙之内,仿佛也因安于沉闷的宫廷生活缺失了勃勃生机,死气沉沉蔓延到天边,根本无法给予她希望。

升平很想对杨广说好,奈何凉亭上风卷残音,她的应允也就此被自己吞了进去,没了再答一次的勇气。

杨广环抱住升平在她耳边沉沉叹息:“两年以后,此处会修一条通往宫外的河道直通江南,到时候我和阿鸾一起出宫,阿鸾的夙愿便可得以实现。”

杨广说的那般认真,认真到升平几乎忍不住黯然叹息,她不肯回头望他,只低低唏嘘,“两年以后杨广公务将越加繁忙,怎么还会陪升平出去看天高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