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页

照端木华的话说,福姐儿是他和桐哥儿爷俩抱大的,等福姐儿跌跌撞撞会走路时,最喜欢最爱跟的人,就是大哥了。

可桐哥儿却被福姐儿折腾的看见她就想逃,福姐儿缠着他,要么一个砸缸的故事讲了上百遍还要讲,就听这一个,换哪个都不行,要么扔垫子让他接,一遍遍扔,扔的桐哥儿眼花手酸,福姐儿却越扔越兴奋,兴奋的又叫又笑!

等福姐儿学会说长句子,由小磨人成长为大磨人的时候,新朝和北边韩家的战争,爆发了。

端木华御驾亲征,不把桐哥儿带上了,满朝臣子几乎没有一个赞同的,不过端木家爷俩主意正,只要李思浅点了头,别的反对意见……嗯?还有反对意见吗?

李思浅再一次监国。

端木华对儿子的训练非常直接,就是撒手放到了战场上。

他端木华的儿子,首先是一个合格的战士。

在宫里杀过鸡杀过狗,甚至猎过狼的桐哥儿那些自以为统统被战场上的血腥残忍震裂击碎,直面瞬间变化的生死和满天飞溅的人血人ròu,这和杀狗杀狼完全不是一回事!

沾了满身血ròu的桐哥儿头一趟战场回来,直吐的昏天暗地,几乎晕死过去。

第二天,端木华紧绷着脸,继续将儿子赶上血ròu横飞ròu搏之地,将士的成长之地,只能是战场!

这一仗打了八个月,将留云关沿线杀成了人间炼狱,端木华的大军夺回了留云关,又极其艰难的往前推进了六七十里,双方再次僵持,半个月后,寒冬来临,双方再次默契的各退十里相恃。

回到京城时,桐哥儿已经脱胎换骨一般,李思浅看着几乎就是个少年版端木华的桐哥儿,神情有些恍惚,她的儿子渐渐长大。

过了年,桐哥儿直奔京效大营训练他的亲卫,一年后,带着自己亲自训练出的亲卫,桐哥儿奔赴留云关,一如当年端木华在南边军中,战斗、历练,蚕食、推进,新的大帅渐渐声名雀起,取代了当年的端木华,被国人推崇,也被韩地将士推崇、害怕。

这一年,李思浅生下了第三个孩子,端木华的次子瑞哥儿。和当年桐哥儿对福姐儿的爱不释手一样,福姐儿对这个憨头憨脑的弟弟爱的恨不能片刻不离。

这是她的弟弟啊!是她一个人的弟弟!

第462章尾声

开宝十九年五月,京城早就没有了地动和朝代更替的痕迹,马行街已经繁华到不堪,无数的商户和客人从马行街两头往外漫延,渐渐将和马行街相接和相邻的街道挤成了马行新街,以及马行二道街。

端木桐跟在福姐儿后面,只觉得眼睛不够用,他在北地边关十数年,经过无数的大仗小仗,将韩家压制到山海关以北,成为元熙朝从朝廷到民间,没人任何争议的新的军神。

年前,他被父亲一纸诏书召回,他需要回来习学政务,为几年后承担整个帝国的责任做演练。

春节,以及随后的春闱把他忙的头晕脑涨,唉,这政务之惊心动魂,一点也不比战场上轻松!

春闱放了榜,新科进士们的热闹荣耀过去,各入其职,金明池开放,整个京城,或者说整个帝国,进入了春天的游玩和节日中,福姐儿死拉着他出来逛逛,美其名曰,带大哥出来疏散疏散才是对大哥最好的关心。

端木瑞跟在最后面,他不喜欢这马行街的喧嚣,可是姐姐喜欢,端木瑞无聊的打了个呵欠,姐姐最疼他,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她觉得好,就非得塞给他不可!

每回他说‘姐姐,我不喜欢这个’,姐姐就会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你太小,不知道这是好东西很正常,没事,先拿着,等以后你就喜欢了!”

可以后他也不喜欢啊,比如麻辣羊蹄,他就是不喜欢!还有这马行街。

“阿弟累了?”瑞木桐时不时回头看看弟弟,见他连打了两三个呵欠了,忙停步笑问道。

“不是累了,是……”瑞木瑞看了眼姐姐,声音就低下去了,“累了。”

“大哥你看看他!咱们怎么会有这么个弟弟?小时候练功夫,刚扎上马步,连几息都没有,就哭的要断气,功夫没练成也就算了,逛个街都累!真丢人,别说你是我弟弟!”福姐儿拍拍敲着瑞木瑞的脑袋。

瑞木桐忙伸手托起福姐儿的手,伸手拉过弟弟笑道:“我也累了,要不咱们去樊楼喝杯茶歇一歇,听说樊楼今天的文会特别热闹,不但有诗词文章,还摆了沙盘,说请了高人点评开国前后的几场大战,咱们正好听听。”

“好!“瑞木瑞眉开眼笑,福姐儿白了他一眼,嘟着嘴嘀咕道:“开国前后那几场战事有什么好点评的?主帅都是阿爹,那帮人除了夸就是夸,挖空心思的夸,看谁夸的别出心裁,好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