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半生石 三千界 741 字 2022-11-23

用染色的花草揉碎了,木枝沾着写的,由他们自己拿回家去按着字迹凿出凹槽来,或是用柴火烫焦黑了,挂篱笆上。

旁边留了些空,我说,他们自己的名字,小弟小妹,出门做活的姐姐哥哥,得自己学会了,再注上去。

谁教我认人笨了些。

从此不怕了。

到了哪家门口,先看看牌子就好。

十一

住下来的第五天,代写了第一封信。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村长一听穆炎那三个字,这么高兴了。

前后左右五六个村子,识字的就我一个。

要念书,得去镇子的集上,或者镀城。

墨和砚台是托后坡张田丰集上买的,笔是我自己扎的。

一小撮挑出来的细野兔毛,一根细竹管,一根自织的棉线麻线,或者干脆草纤维搓的细线。

线从中部扎紧兔毛,一圈挨着一圈往毛根部绕密实,塞进竹管里。

外头的就可以沾了墨汁上阵了。

村里的孩子们跟着我捣鼓,兔毛,也有用猫毛狗毛的,粗糙归粗糙,早就人手一支。

拿了个木板,破碗盛水,用来学写字。

夏天热,一面写完,手一抹,翻面继续。

等到背面写完了,再一抹,翻回来,正面已经干得差不多了。

来找我写信的是个过了知天命的老婆婆,南边小坳村的。写在农家手工织的浆布上,下回赶集由人带出去。

老婆婆说事有些唠叨,我听她絮絮叨叨,一边磨墨。

磨完了,问,“给儿子吗?”

“没错,给咱家二犁,咱家这小子懂事……出远门……”

题头:

我儿二犁。

“要他回来看看吗?”

“想啊,今年春茬雨水刚好……拔高似地往上张……咱家二妹子上月得了个小子,那小子落地哭得响呢,村前村后都听得,稳婆说啦……”

“……他在那管事呢,年节总走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