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

“让我想想,”

“夏爷爷和夏奶奶都想让你来京里发展,也托了我爷爷将你调到京里来,但每天喝茶看报一成不变的工作您真的喜欢么?那点死工资还不够您买一件衣裳的,如今国家正是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再犹豫就错过了好时机,况且二伯也正值事业上升期,他性子如何您是知道的?有些人情往来他应付不来,得需要有个人在身边提点着,”

然后细细跟她讲了一下私房菜馆的经营模式,又以京里其他私房菜馆为模板给她做了科普,柳秀红动心不已,只因他描述的前景太美好,什么咱们做的是私房菜,不是菜馆,您是传人,不是厨师,咱只接受预定,价钱要的高高的,便是赚钱也要赚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一句话,就是名利双收。

最重要的是,她也想来京都,能就近看着老公守着儿子,彻彻底底地断了那个缪娟的奢望。

她不是没考虑过孩子们的建议,但出于大局考虑,她不能离婚,也不想离婚,离婚不是两个字,牵扯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孩子们是大了,但大了并不代表不用父母操心了,夏淙虽是家中长子,但同顾家两个孩子比,就不够成熟稳重,说白了,还是有些稍显幼稚,冲动易怒,要是被他知道父亲的事,肯定要闹上一阵的,对他心性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再听到夏鹤宁说,夏淙现在正是突破的关键时候,一旦心性受了影响,突破失败,对他以后的练武都会有影响的。

再者,他们这个年代的婚姻观还是趋向保守的,在他们看来,东西坏了可以修,感情破裂了可以尝试修复,除非真的修复不了,才会分开,就夏嵩山这段时间的表现,他有跟她好好过日子的意向,她也存了期待。

她对夏嵩山从年少的仰望,落到了现实,可是爱他的心依然在,她想给他一个回头的机会。

有这么多人帮着她,不信自己争不过。

遂点头答应,只是,“四十多万?我哪有这么多钱,”

“这房子我买了,算是租给您的,装修修缮什么的,我会找人弄,您不用管了,”

“这主意是你出的,除了租金外,我再给你两成分红,”

“别,谈钱就太见外了,您要是过意不去,我学校离这挺近,等开学后,我多来吃几顿饭就是,”

柳秀红知道他不差这点钱,想着一天几桌菜,便是狠要价,又能要多少去?她主要是想将名打出去后,重点卖酸菜,倒也没怎么纠结,便爽快地答应了,“那也成,”

这房子地理位置不错,离主街道挺近的,开车也进的来,走出去不远就是公交站台,离两所名校也就几公里的路,去哪都方便。

整个四合院的面积不算小,足有八百平大小,就是养护的不行,好多地方都有些破败,尤其是后院的小菜园子,直接荒废掉了,长满了杂草,不过,他们买来也要重新规划修缮的,倒也能接受,将钱压到42万,也就买下了,虽然集资房还没有修好,但已经动工修建中,明年就能住进去,这期间老刘可以带着小儿子住单位宿舍,他大儿子是大学讲师,可以带着妻儿去住校职工宿舍,二儿子是啤酒厂小领导,给自己弄间宿舍的权利还是有的,遂当天就签了售卖合同,至于钱怎么分,那是他们老刘家的事,他们就管不着了,然后给了对方一个月的时间,让他们找地搬。

将老刘送回农科院后,顾元琛带柳秀红去谈een进货的事,将夫妻两引荐给负责人后,就带着夏沅去了服装发货部,给部门经理出示了一个名片,让他帮忙调出几件他和夏沅适合穿的棉衣羽绒服,然后去了een的专卖店,给顾奶奶、顾夫人一人买了件旗袍和搭配的披肩、配饰,给顾小婶买了条丝巾。

出来跟二伯母汇合后,二伯母一脸激动,“琛子,这次多亏你了,”

原来那负责人看在顾元琛的面上,不仅愿意给她家供货,还将地区经销权给了她们,这就从了小打变成了大闹,不过这个经销权的协议还是很麻烦的,需要主事的夏大姑一起来细细商榷,出了公司大门,二伯母便给夏小香去了电话,她那边班还要找人带,店里的事还要找个支应的人,今天肯定是上不了火车的,最早也得后天晚上才能到。

柳秀红这边是以来京考察学习的借口来的,这个是没有具体期限的,长则三月,短则一月,想续期都行,遂也不急着回去,若是决定留在京都,回去就可以直接办离职手续了,所以,这段期间,她要好好考察考察这京里的酸菜和私房菜市场。

挂了电话后,顾元琛便接上顾爷爷和顾奶奶,带着她和二伯父去插队吃了一家据说连外国友人都慕名而去的私房菜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