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团圆佳节,身处异乡总是不免要伤感。

祝久辞却来不及伤感,因为八月十五这一日连续收到好几封来自京城的信,一封封写回信寄回去,已然累得无暇伤情。

第一封是国公爷寄来的,其字硬朗,力透纸背,条条规规写了三页半,字字珠玑。简要概述下来,无非是吾家不孝子祝久辞出外游玩月余,竟然未回一封信,着实胡闹。第二页让祝久辞注意安全,第三页让祝久辞记得回信。

信尾盖了三枚红印。

祝将军的私章、国公爷爵印、国公府的府章。红彤彤一片,乍一看去煞是吓人,不知者还以为有十万火急军情要报。

第二封是娘亲的信,就两句话。

“你爹想你了。”

“玩够了再回家。”

第三至十封是萧岑那厮寄来的,口水话连篇,不知所云,祝久辞耐着性子一个字、一个字读下去,最终无奈得出一个结论,通篇万余字只讲了一件事,“记得去那仙山啊!”

剩下几封是姜城子和曲惊鸿寄来的。

言辞优美,风趣幽默,是可以收藏的佳作,祝久辞仔细读上两三遍,笑着收到匣中。

还有一封镶了金边,似乎是从宫中传出来的,打开一看首句盈盈道:“晏宁安好。”

竟然是裴珩写来的,也不知道他为了把这封信从宫中寄出来,费了多少力气。

祝久辞本以为他有什么大事要说,仔仔细细读了一遍,原来裴珩只是关切他在金陵过得好不好,信尾让他帮忙带几个古董手把件回去,显然是临时加上的客套话,本意还是为了写前面那些关切话。

回信一事确实费人脑子,言语若是生硬了,恐伤来信者的心,言语若是过于幽默风趣,则又显得不够正式。

写的太长则啰嗦流水,写的太短则又不够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