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进化让科技领域的进度再度拉快,这比《千年计划》中预估的速度又提前了近二十年。

2065年,首批工程队抵达火星,开始在火星上修建聚居地。

同时,第二批火星殖民者也已经陆续乘坐可回收飞船开拨,目标是在二十年内在火星上建成首座百万人规模的聚居地,并以此为中枢点,如同菌群繁殖般,以前十年每年建成一到两个百万聚居地,后十年每年平均建成四到八个聚居地的速度,在火星上快速铺开局面。

在这四十年内,地球总人口规模已经以极快的速度膨胀至100亿人,并且人口增长率依然居高不下。

外星殖民计划已然迫在眉睫。

除了推动火星殖民计划外,金星殖民计划也已经完成理论验证,只等部分用于金星改造的特殊设备就位。

水星改造工程舰也已经在设计与理论验证中。

围绕地球运转的远地轨道空间站,如今已经建成四个,平均可容纳人口规模为50万人,主要功能分别包括物资调配、太空舰船制造、大型太阳能光翼与微波输电站的运行维护。

在实现夸克级质能转化技术之前,人类还无法凭空制造元素,只能以开发现有资源为主。

上次人类是在2099年于远地轨道中建立太阳能光翼和运维空间站,达到如今规模的准确时间应该是2133年,这次提前了整整六十八年。

坐镇幕后掌控全局的陈锋已经渐渐习惯了惊喜,甚至有些麻木。

他只是再一次被刷新了认知。

他更深刻的认识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人类的科技水平曾在二十世纪前半页迎来可怕的爆发式增长,爱因斯坦、特斯拉、波尔、普朗克、费米、狄拉克、冯·诺依曼等等响亮的名字照亮了科学的星空,但到了二十一世纪,科学家很难再获得二十世纪初时那般广泛的社会认知。

当初无数大师百家争鸣的辉煌也全成了过去时。

很多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甚至误以为二十世纪初的科技大爆发已不再能重现。

有人觉得这是由于科学遇到了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