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页

目前北美有意的发行商只有一个米拉麦克斯,开价还极其不理想,如果眼前这个发行公司放弃了,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合适的北美发行商。

《与魔鬼共骑》的惨痛失败,已经动摇了李安的自信。

徐立功很想插话,但忍住了,相比于李安,他对于好莱坞的了解不够深。

李安略作思考,说道:“这确实是一部非传统的武侠电影,其中包含了很多我个人的东西。几年前,我读到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武侠小说里,我最喜欢白羽的小说,其次就是王度庐。拍《理智与情感》时,我一面构思《冰风暴》,同时由徐先生代表洽购《卧虎藏龙》的版权。”

罗南的真实目的不是质疑这部电影,而是在试探对方在发行上有没有其他牌面,在瓦解对方有可能期待过高的心理,这时没有插话。

李安声音不算高,似乎担心罗南听不懂,说出的中文语速很慢:“一般武侠小说总以男人为主角,比较阳刚。《卧虎藏龙》的重心则是女主角玉娇龙,心理层次诡谲复杂,白天是千金大小姐,晚上开打、谈情说爱,是个对江湖儿女情有所幻想的难驯少女,也是个中国戏剧少见的角色。”

“项目之初,很多人并不看好,因为书中的大侠李慕白与俞秀莲戏份不多,篇幅甚多、十分传神有趣的小人物刘泰保无法挑大梁,主角玉娇龙又是个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凶角色,除了我喜欢外,没人赞成。但我接连拍了三部西片,我一定要拍中片。”

“关于改编,我是这么想的。电影改编有两条路:你可以选择毁掉原著拍部好电影,或是忠于原著拍部烂片。”

这话罗南极为认可,微不可察的点了下头。

李安继续说道:“我觉得电影和小说是不同的载体,改编时常常从里子到面子都得换掉,以片子好看为主。它如果是本烂小说,何必要忠于原著?如果是本好小说,其文字行里间之妙,岂能以声影代之。反之,最好的电影必是笔墨难以形容。那么忠不忠于原著,也都无所谓了。”

罗南不为所动,仿佛对于这部电影的兴趣有限。

相比于李安这个导演,徐立功更像是个商人,这时插话道:“安德森先生,其实这部片子是我们为西方观众量身打造的!”

罗南渐渐确定试探结果,看这两人的话,八成没有找到合适的发行商,估计连候选都没有。

再加上北美市场的排外性和发行公司产业链的上游位置,瞬间给了他充足的底气。

罗南故意疑惑:“这怎么说?”

徐立功与李安不同,立即从市场角度说道:“我们为西方人量身定做了两对主角和两条线索。李慕白和俞秀莲这对主角是为西方的知识分子准备的,柏拉图式的爱情、莎士比亚式的对白、崇高的人文境界都是典型的西方文化。”

就跟很多制片人一样,他也在对发行商推销自己的片子:“罗小虎和玉娇龙这种敢爱敢恨、敢打敢杀的西部牛仔性格的主角是为普通的美国观众准备的;李慕白为师傅报仇杀死碧眼狐狸的故事暗合了《基督山伯爵》的主线,而盗走青冥剑的这条线索又像极了美国的通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