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避法

二十八山之一,离雀山。

石室内,道人尹文念盘膝吐纳。

气息绵长,吞吐间似有烟云腾转口鼻身外,起伏聚散。

良久,睁开双目,于一盏青灯浊光下的暗沉中,黑白分明的眸子内掠过一丝柔白亮色。

徐徐沉寂,他皱眉轻叹。

「天地之气太稀薄了。」

果真和灵药有关?尹文念叹了声,习惯了在元阳峰数月中近乎取之不尽,此刻回到真武山恍如虾戏浅滩。

由奢入俭难呐!

倒是没有颓然,毕竟修了几十年的心境,他很快调整过来,神思转动,泛起一丝跃跃欲试——当初离开元阳峰的目的之一便是要找到外界天地之气的源头。

如今这环境反而更有利于去分辨与寻找,但有一处丰沛,都将如黑夜中的明火一样难以被明悟气感者忽视。

况且之前几月包括他和于启猛在内的众道人已经形成共识,知晓灵药天成,除了石牙那一天降福地外不知何处才有,不可完全仰仗那等好运之事。

幸而天地间并非全然枯竭,以行气之法使灵觉空灵,仍旧能在冥冥中感受到一缕缕轻巧灵动的天地之气浮游不绝,只是过于微弱,一触即散。

想及此,尹文念忽觉新法艰难,若非他已于体内蕴养足够气息,足以维持引动天地之气入体的消耗,恐怕这一星半点的境界早已跌落,回归当初。

「天地之气实在飘渺,于外界踪迹难以琢磨,纳气入体也显得鹤立鸡群,稍加动用便损耗过半,恢复又不知要何时。」

这也是他明悟气感后鲜少去琢磨术法的缘故,源头紧锁,入不敷出,些许气力实在禁不起耗用。

如此之下又影响到对天地之气的吸纳搬运,抛开已经掌握熟悉的这一道,还有大量天地之气属性不一,对他的引动反应平平,需要加持之下才能撬动一角。

想要在这等境地下从无到有修行新法并入门,难度可想而知。

转而他又在脑海中浮现三人,不由得感叹,即便如此亦能功成,师叔们确实天资非凡。

正想着,正主找上了门。

石室内的连接外部的唤杻被摇动,发出叮当轻响,悠然不显急促,回荡室内。

尹文念回过神,知晓这是弟子在外呼唤,估量着到了每日修行的时辰才摇动室外的机关。

他起身打理衣袍,吹熄灯烛,接着徐徐走出。

门户甫一打开,刺目天光令道人抬手遮眉,不禁眼目微眯。

旋即就见自家弟子跟前站着一老道。

前者恭恭敬敬,见了尹文念出来后便转身离去。

「玉华师叔。」

道人拱手拜礼,老道笑呵呵拉着他一路向山后僻静地走去。

见此尹文念哪还不知对方来意,于是跟紧步子,心中不由轻笑,三位师长中大概只这一位还未入门了,难怪急切。

花开两头,正当尹文念为三位真人引入新法道途时,远在元阳峰的于启猛也正在给两位童儿传授自己的路。

这是不同于引动天地之气入体的另一种修法,或许往后会殊途同归,但在刚入门时两者差别明显。

他带着两童儿开始养练身躯,从藏经楼中翻出许久不曾阅览的护道武学,又挑挑拣拣,舍弃拳脚刀剑技艺,单单拿了些内外练法。

俗世难得一本的内练功诀,在老道士手上却堆成一摞,不过真正让他看重的还是那些外练法,其中的某些理念让老道士都收获匪浅。

「没想到往日忽视的经诀武功,竟有这般奥妙,如今翻看又有新知。」

「不迟,不迟。」

外练法对年岁尚幼的两小童子显得有些过度,他便改了一些练法,取精华去糟粕,根据两人的情况只传授教导初始的入门之法。

「食纳天地之气,以御周天六气,这是玄诚道兄的路子。」

于启猛始终觉得将飘忽天地间的气息过早引入体内并不算好,故而在自己定窍后,转头钻研肉身中那股若有若无的体内之气。

「天地有气,人体亦有。」

「老道将之唤做内气。」

「以肉身体魄为基础,初时养练身躯并适当修行气血,待到定窍开脉,假托体内经络为小天地,练天地之气化为己用……」

人体有玄妙,宝藏无穷,老道士养了一辈子道心,不觉得血肉之躯比旁者差在哪里。

养体、定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