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温庭筠" 共有 "19" 篇文章:
利州南渡 温庭筠 〔唐代〕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夕阳正斜照在空阔的水面上,曲折的小岛连接翠绿的群山。 江面上传来马的嘶鸣看船归,柳荫下的人们等待着船靠岸。 广阔沙草从中群鸥四处飞散,万顷江田上空孤鹭展翅飞翔。 谁能像范蠡一样乘着小木船,在辽阔的江湖上面自由飘荡。 注释 利州:唐代属
苏武庙 温庭筠 〔唐代〕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译文 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 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久远渺然。 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 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 回朝进谒楼台依旧,甲帐却无踪影; 奉命出使加冠佩剑,正是潇洒壮年。 封侯受爵缅怀茂陵,君臣已不
送人东游 温庭筠 〔唐代〕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译文 荒弃的营垒上黄叶纷纷飘落,你心怀浩气、远志告别了古塞险关。 汉阳渡水急风高,郢门山朝阳之下景象万千。 江东亲友有几人正望眼欲穿,等候着你的孤舟从天涯回还。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相见,举杯畅饮以抚慰离人的愁颜。 注释 荒戍:荒废的边塞营垒。 浩然:意气充沛、豪迈
瑶瑟怨 温庭筠 〔唐代〕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译文 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长空澄碧如水,夜里云絮轻轻地飘荡。 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夜已深,唯有明月洒着寒光。 注释 瑶瑟:玉镶的华美的瑟。 冰簟:清凉的竹席。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 远:一作“还”。过:一作“向”。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此代指楚地。 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
温庭筠是个什么样的人?貌丑无盐却让一代才女断送了一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从字如其人这个角度出发的话,温庭筠这个名字给人的感觉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诗意俊朗。然而温庭筠这个人,带给人们的真相却是貌丑无盐。 样貌的丑陋丝毫没有影响温庭筠才华的发挥。温庭筠是唐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其出生于权臣之家,父亲是唐初宰相温彦博,只不过到了他的时候,家族逐渐开始没落。都说,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花间派、婉约派、豪放派分别有何特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01花间词派: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01、鼻祖温庭筠: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当然温庭筠和韦庄也擅长唐诗。而宋词实际也奉温庭筠为鼻祖,但是宋词却发展壮大,并脱离了温庭筠的局限,发展拓展为:婉约派和豪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大意是指唐代诗歌创作鼎盛,成就最大;宋代词作兴盛,水平最高。其实,这也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唐朝诗人中写词的也不少,像李白、白居易等,词的成就也很高,只不过从整体创作规模、水平上比之宋代有差距。 唐朝词人温庭筠 唐朝进入中晚期以后,词的创作日趋繁盛,涌现出了温庭筠、韦应物、张志和、李野等一批代表性词人,其中最有名的还是温庭筠,他是花间词派的鼻祖,在中国词坛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惜春词 温庭筠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译文】 百舌鸟问花,花却不说话。低头流连好像怨恨横塘的雨。蜜蜂争相采集着花粉,蝴蝶也分享着花的芳香。不像垂杨柳那样珍惜一丝丝金色的枝条。希望你能够长久保持妖娆妩媚,不要追逐东风而被吹得摇荡不已。秦女皱着眉头望向烟云笼罩的月亮,忧愁的容颜带着露珠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韵译】 在荒凉的古垒,在落叶的时分;你怀浩气东去,离别久居乡关。 高风正好挂帆,直达古渡汉阳;待到日出之时,便到了郢门山。 你在汉阳那边,还有几个友人?孤舟漂泊天涯,盼你早日归还! 不知要到何时,你我才能重见;还是多饮几杯,暂慰别离愁颜。 【赏析】 诗题为“送人东归”,所送
《赠郑征君》温庭筠 一抛兰棹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 每到朱门还怅望,故山多在画屏中。 【鉴賞】 此诗应是诗人与李德裕等在匡山游玩栖息于郑征君家时所作。全诗曲折跌宕,婉而多讽。苏东坡《雪浪斋日记》中说:'温庭筠小诗尤工。'他的五言绝句亦多有淡远、雅正之作。本诗工于曲折,通过今昔对比,逼真地写出了一个出仕者的进退失据、得失并存的矛盾心态,语言朴质而有余味。清人贺裳在
过陈琳墓⑴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⑵。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⑶。 词句注释 ⑴陈琳: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避难冀州,袁绍让他典文章,曾为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墓:在今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一、注释: 1.望江楼:望江楼在四川成都东门外的锦江河畔,在这里,望江楼指江畔思妇眺望之楼,不能单单理解成一个地点。 2.斜晖:偏西的阳光。 3.脉脉:音mò mò。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微弱。 4.悠悠:悠长。 5.白蘋洲:白苹洲是唐代的称呼,今称莲花庄,在浙江湖州东南的苕溪之畔。但是在本词中,
《望江南》《渔家傲》背景赏析 《望江南•梳洗罢》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这是一首写闺怨的小令。此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倚楼顒望这一场景,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全词表现了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白话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
【原文】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译文 荒弃的营垒上黄叶纷纷飘落,心怀壮志你告别了古塞险关。 飒飒秋风将送你到汉阳渡口,初升的太阳会迎你在郢门山。 江东亲友有几人正望眼欲穿,等候着你的孤舟从天涯回还。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相见,举杯畅饮以抚慰离人的愁颜。 注释 荒戍:荒废的边塞营垒。 浩然:意气充沛、豪迈坚定的样子,
【原文】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释】 ⑴利州:唐代属山南西道,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嘉陵江流经其西北面。南渡:指渡嘉陵江。 ⑵澹(dàn)然:水波闪动的样子。对:一作“带”。 ⑶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⑷“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zhào
【原文】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译文】 秋夜床席冰冷梦也难以做成,天空碧蓝如水夜云像沙样轻。 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 【注释】 瑶瑟:玉镶的华美的瑟。 冰簟:清凉的竹席。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 远:一作“还”。过:一作“向”。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此代指楚地。 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 【作者简介
【原文】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译文】 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 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久远渺然。 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 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 回朝进谒楼台依旧,甲帐却无踪影; 奉命出使加冠佩剑,正是潇洒壮年。 封侯受爵缅怀茂陵,君臣已不相见; 空对
【原文】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译文 夕阳正斜照在空阔的水面上,曲折的小岛连接翠绿的群山。 江面上传来马的嘶鸣看船归,柳荫下的人们等待着船靠岸。 广阔沙草从中群鸥四处飞散,万顷江田上空孤鹭展翅飞翔。 谁能像范蠡一样乘着小木船,在辽阔的江湖上面自由飘荡。 注释 利州:唐代属山南西道,治
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作弊就一直伴随着它,有考试的地方就有作弊,唐朝时期的著名才子温庭筠,就是一个替考的高手。 现在的高考放在古代,也就是科举。古代高考作弊吗?那是当然!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古代的作弊方法。 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达官显贵们对主考官的打招呼,荐门生——当然也不排除主考官的主动献媚,直接贿赂主考这样的雕虫小技就更不用提了。 另一种,就是枪手,特别提供一条龙替考服务,专门欺负古代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