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好像并没有错吧。

校长当然不能说谁对谁错,因为不管是剃头,还是自己数,好像都没有对错, 既然无对错, 那肯定不能因此判定。

想了想,校长顶着全班小朋友的目光压力说:“我觉得,嘟嘟小朋友并没有说错,因为当初大家就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剃头, 所以大家还是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化解这道题,如果没有,那我就只能判定嘟嘟小朋友获胜。”

听校长这么一说, 小朋友们更无言了。

想反驳,可找不到反驳点,头发都剃没了,那光头哪里还有什么十万头发,可就这么放弃,小朋友们又有点不甘心。

不甘心的小朋友们互相对视着,希望能出一个反驳嘟嘟的人,结果所有小朋友都陆陆续续摇头,也就是说,他们找不到能反驳剃光头的论点。

“好,第一个问题,嘟嘟小朋友获胜,那么,还有第二个问题吗?”当完裁判,校长把目光对准了嘟嘟,她对于小孩下一道题更感兴趣。

其中按照正规来说,刚刚嘟嘟的那个问题并不能代表智商,只能说是辩才厉害,谁能诡辩到最后,那就是胜利,因为随机应变也代表智商的一种。

所以让人无话可说。

第一局嘟嘟获胜,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二局,这第二局不仅是校长重视,就连小朋友们也很重视,大家认真地盯视着嘟嘟,在众人的目光下,嘟嘟不慌不忙对身后的顾景招了招手,原本真看得目眩神迷的顾景一看到嘟嘟招手,立刻屁颠屁颠地走了过去,“嘟嘟,干嘛啊?”

这是他们在家就商量好的,幼儿园都是小朋友,既然要一起上学,那就按照同龄人相处,免得好奇的小朋友太多,解释起来麻烦。

“把ipad给我下。”嘟嘟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