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迟疑地问出那个问题:“有几成把握?”

宜妃明白这个把握可能不会很大,但还是抱着微末的希望,这可是胤祚啊!别人束手无策的病于他却未必,万一这希望还能更大一些呢。

胤祚想了想说:“三成吧。”

宜妃不由露出一个笑,她知道太医都谨慎,说是三成,其实应该有五六成把握。

这便足够了!

宜妃自是不知,胤祚前世猝死时还年轻,并没有来得及学医生的话术,来了大清倒是跟太医学了一点,但一则他医术实在高,极少有治不了的病,二则身份高贵,不需要谨言慎行,故而也没有在这方面用心,他说三成就是真的三成。

胤祚说出来时还没觉得什么,见宜妃那么高兴便知她误会了,想了想到底没再解释。

叫宜妃误会未必是坏事,这些日子十一病着,宜妃的日子也未必好过,瞧这脸色……若不给她多点希望,只怕十一还没好,胤祚手里又得多一个病人。

他心里有了数,便对宜妃道:“等十一醒了叫他去找我再把把脉,我先回宫研究研究。”

宜妃又是连连道谢不提。

胤祚回去之后就开始写十一的脉案,十一是胎里带来的体弱,但比之当初的胤祚更厉害。且胤祚调理得早,当时身子虽弱,恢复能力却要强上一些,而十一虽然一直在调理,却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如今身子更是破败不堪,只怕连药效都吸收不了,这才是太医判断他没救的原因。

就像一只带着窟窿的木桶,从前窟窿少,往里倒水的速度快于水流出的速度,他便能保持生机,可如今窟窿越来越多,水流出的速度大于倒水的速度,他便会越来越弱,等到水流尽的那一日,十一的生机便也断绝了。

这调理难度可比当初的胤祚大多了,哪怕他如今医术厉害许多,也得细细推算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