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房巴掌大的地方,三两步就碰了墙。走上两个来回,金堂便觉得有些没意思,可外头那么多双眼睛看着, 他也不好意思踢踢腿。自来文武相轻,在外头总要格外注意言行。

金堂打了两个转,才小心的从壶里倒了点儿清水出来,简略的洗漱一番,用了两块点心,便又重新坐了回去。

不多时候,上头考官的位置上有人落了座,整个考场便只闻鸟鸣之声。

考官入座后,环视一周,旋即点头,示意可以发卷了。

有低垂着头的差役两人一组,放了一个篮子在金堂面前。

金堂伸出双手,将篮子移到自己面前,往里瞧了瞧。篮子里有这一场的考卷和所需纸张,另还有一个拆开的简易铃铛。

这个铃铛也只第一日时会发,第三日考试结束之后收回。其作用在各举子手中,也就是在答完考卷之后被摇响,提醒该来有人收卷了而已。

金堂将铃铛拨到角落,取出试题展开,不出意外,这第一场,考的是四书五经文。题目有两句十分常见,也有几句相对偏门的,但在金堂的题册里,却都是见过,且做过不止一回的。

他只消粗扫一眼,答案便已全了然于胸。

金堂小心的将卷子折好放在一边,开始添水磨墨。提笔头件事儿,便是先在试卷的首页写上上数三代的姓名与籍贯、年甲,而后才是作答、收卷。

金堂做完全套题目,日头都还没完全升起,而他对面那位考生,尚还在冥思苦想。

金堂想了想,将拟好的试帖诗又在心中默背几遍,以防万一。

县试作诗,要求不高,只用词句、对仗工整便可,自然难不倒金堂,如今多默两遍,不过是金堂无事可做,权作打发时间。

若是能一日做完所有卷子就好了,金堂想了想,又摇摇头,叹了口气,唯有时光精确的流逝与回转是这世上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