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三章 平分天下

鼓舞士气,看似简单的四个字,但真的做起来可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现在的张世美就在发愁该如何激励士。

但他没有思考太久,因为赵王的书信来了!

书信不仅仅带来了赵王的指令,也带来了邱福大胜的消息。

目前为止,雁门关外的真实战绩,赵王军中依旧没有几个人知道。

在看到邱福以重骑兵全歼龙武军斩马营的时候,张世美感到了深深的威胁。

他败了,邱福却大胜,让感受到自己赵王军第一将的地位正在被挑战。

不过当他看到后半封书信之时,他又放下心来。赵王对他的信任依旧存在,不日便即将增兵。

张世美的心暂时安了下来,虽然失利,但那是短暂的。

个人的勇武在万军阵中的作用没有那么大,能以一己之力改变大军胜负的人有,但古往今来也就那么几个,这其中是不包括曹雪阳的。

南军也有这样一个人,但是这位现在不在中原!

……

雁门关外,邱福大营。

“什么,王爷要给我们增兵七万?!其中还有精骑三万?!”

邱福听到这消息,瞬间乐开了花!

他原本就有兵力优势,两倍于赵天麟,再加上这七万大军,想要收拾一个赵天麟,简直不要太简单。

其中的三万精骑还是混编骑兵,乃是赵王军的骑卒和后金的青壮混编而成,战力彪悍,正面对决怕是还要略胜龙武军的骑兵。

邱福的目光之中闪现出贪婪之色,有了这一支精锐的援军,他想的就不是如何打败赵天麟了。而是如何全歼赵天麟所部。

赵王手中的兵力虽然不少,但比之周廷是没有兵力优势的。

他之所以将两部兵马分别交给了邱福和张世美,是因为有一支更加精锐的骑兵将入他的手中。…

此时的赵王,并不在燕城,而在大宁。

自周秦汉魏以来,前后出师北伐,唯有三道……其中一道东北发,向中山,经北平、渔阳,向日檀、辽西,历平冈,出卢龙塞,直向匈奴左地,即左贤王所理之地。

当年曹魏武讨伐乌桓就是走得这一道。

卢龙塞、大凌峡,白狼山篝火奏胡笳。 而大宁在喜峰关外,古会州之地,东连辽东,西接宣府,实为幽燕巨镇。

当年太祖高皇帝初定天下,暂定于金陵故都,而边土旷远,故简诸子英武智略者戍边。相比于军中的大将,他更加信任自己的儿子。

燕城、大宁为幽州重镇,正面面对后金的兵锋,于是赵王封北平,宁王驻大宁,皆宿重兵备边。

宁王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麾下的所属兀良哈三卫的五万骑兵均骁勇善战。

兀良哈三卫乃是北乾投靠大周的元蒙人,北元脱古思帖木儿汗被中山王所击溃,随后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辽王阿札失里遣使降周,太祖高皇帝遂分其为三卫,设置了三个羁縻卫所。

兀良哈三卫的骑兵都是原本精锐的元蒙骑兵,战力之强、骑射之精,堪称天下无双。

就算是天策军的铁骑也不敢言胜。

这支兵马赵王眼馋许久了!自己的这个弟弟麾下兵马精锐,其中甲兵三万分属天策军序列、三万分属龙武军序列,两万为其护卫兵马扩充。

这位宁王殿下对于朝廷中枢表现出来的一直是恭顺,也一直与野心勃勃的赵王划清界限。

削藩之事,太宗文皇帝已经做得七七八八了。

高祖分封诸王,赵王封燕城,谷王宣府,代王大同,晋王晋阳,庆王韦州,肃王甘州,权王大宁。

其中的谷王、晋阳、代王、庆王、肃王都已经被削去实权,当个闲散王爷。

他们手中原本十二卫的兵马也被文皇帝改编成了,天子六军中的神策、天策、龙武三军。

宁王在太宗朝时,一直对太宗忠心耿耿。

太宗有召,从不拖延,即刻进京面圣,相比于赵王,那是没有丝毫的犹豫。

太宗患病之时,更是日日进宫请安,侍奉汤药。

对于太宗,宁王是忠心耿耿的,可也仅仅是对于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