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3

掌上明珠 春温一笑 1464 字 2022-10-28

明琅和明肃政、明玕密谈许久。

明探微听明白了许多事。

明琅当年被怀疑与诚王有染,珠胎暗结。

明琅和宣德侯因此离缘,诚王因此被诟病,嫡长皇子,却一直没能被立为储君。

诚王、明琅、宣德侯这桩公案,曾经闹到了御前。

为证明清白,诚王提议两家联姻。

婚姻大事,不可儿戏,诚王府聘儿媳妇,新妇的庚帖会被置于祖先案上占卜。

如果诚王真和明琅私通,明探微就是诚王的女儿、诚王府诸公子的妹妹,祖先不可能认可兄妹联姻,一定会有异常情况发生。

三天内若无不祥之兆,也就是祖先认可这桩婚姻,可见诚王、明琅是清白的。

古人的逻辑就是这样。

若想要证明清白,这确实是个好提议。

宣德侯竭力反对。

家丑不可外扬,他和明琅虽然无缘再做夫妻,也是好离好散的,从此之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又何必旧事重提,血淋淋揭开他的伤疤?

宣德侯的意思是:事实真相不重要,最好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以后再也不打交道。

宣德侯为了阻止明琅和诚王府联姻,搬出陈年旧事:当年突厥入侵,明琅、明玕等人被困金集城,是宣德侯率兵驰援,救了金集城,也救了明琅。

宣德侯要求明琅“报恩”,不要和诚王府联姻,宣德侯府的旧事,永不提起。

明琅便没有答应诚王的提议。

事后明肃政、明玕跟她分析过:若要证明清白,和诚王府联姻,很有必要。

宣德侯当年率兵驰援,一则是他的本份,二则宣德侯因此立下奇功。

当年被困在金集城的不仅有明家人,还有原王。

当时原王已经被立为储君,宣德侯府是急于立功,急于在原王面前表现的。

宣德侯驰援金集城,为的又不是明琅。

明琅也知道这一点,但明探微渐渐长大,一心想要亲爹,明琅顾虑到女儿,不愿和宣德侯为敌。

现在明探微的态度改了,明琅便没有顾虑了,愿意和诚王合作。

明探微到底是六七岁孩子的身体,不能熬夜,迷迷糊糊睡着了。

她还在担心四舅舅

,但她觉得吧,四舅舅的命运,应该和原书里面不一样。

原书里面明家没有和诚王合作,是单打独斗的。现在有了合作伙伴,力量增强了。

而且原书里面四舅舅对宣德侯是要打要杀,现在是泼了桶脏水,性质不一样。

宣德侯想借此把四舅舅发配到边疆,很难。

……

接下来的几天,明家和宣德侯府激烈交锋。

宣德侯没有亲自出面,而是找了几个御史,参奏明玕闹市羞辱朝中重臣,藐视律法,横行无忌。明肃政也没有亲自出面,在六科找了几个愣头青,把江博裕、江博容、江浩歌的所作所为大肆渲染,抨击宣德侯连侯府的人都管不好,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