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 烽火仁心-02

烽火:燎原之路 雨默 1638 字 2022-10-27

同年2月,加入了中国。后来随部队到山西五台山八路军总部工作。年底回延安筹建陕甘宁边区医院。为了更好地接近陕甘宁边区人民,不仅很快学会了中国的普通话和陕北的方言,而且把自己的美国名字改成了中国名字--马海德。

1938年,宋庆龄在湘江成立了保卫中国大同盟以后,马海德受宋庆龄的委托,经常向该同盟报告陕甘宁边区的情况,通过宋庆龄的保卫中国大同盟向海外呼吁,争取国际援助。边区因而获得了许多急需的医疗器材和药品。

1942年,被调到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马海德曾先后接待了白求恩、柯棣华、巴苏华、汉斯·米勒等外国医生,并协助他们去各抗日根据地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仅在1944年到1947年,马海德就曾诊治伤病员4万余人次。由于出色的工作,他受到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多次奖励。延安时期,还曾担任中央外事组和新华通讯社的顾问,积极参加外事活动和对外宣传工作。

1937年11月,帮助新华社创立了英文部,开始向国外播发英文消息,还经常为当时中央出版的对外宣传刊物《中国通讯》撰写稿件。

1946年,作为中国代表团医疗顾问,参加了在北平成立的由中国、中国国民党和美国三方代表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他和代表团的同事们一起揭露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阴谋。

不久,又作为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医疗顾问,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和美国红十字会的人员进行接触,积极争取他们对解放区的援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马海德立即申请加入中国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外国血统的中国公民。

1950年,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并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

1953-1966年,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该所成立后,主要从事对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他会同有关专家首先制订了消灭性病计划,先后到内蒙古、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江苏、江西、西藏和新疆等地,为消灭那里的性病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劳动。接着,他又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消灭麻风病。

1969-1976年在北京阜外医院皮肤科工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马海德也遭到“四人帮”的迫害,但他没有动摇,主动到北京阜外医院担任皮肤科门诊工作。

1978年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马海德精神振奋,加紧了消灭麻风病的工作。

1981年,经过周密的调查和论证,他提出“中国要在2000年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开展中外医学界的合作与交流,1985年在广州召开了中国第一届国际麻风病学术交流会。

1986年,为进一步落实各国麻风基金会给中国的援助,出访十几个国家,为中国争取了价值上千万美元的援助。

马海德根据中国的国情,将麻风病传统的住院隔离治疗办法改变为社会防治,并于1980年把国外治疗麻风病的新技术--强杀菌联合药疗引进了中国,大大提高了疗效。

1988年10月3日因操劳过度,马海德因病于北京辞世,终年78岁。

在他78年的人生中,所获殊荣无数:

1979年获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突出服务奖”。

1982年获美国达米恩-杜顿麻风奖。

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颁发的国际公共卫生及麻风病防治成就证书。

1986年获黎巴嫩国家勋章和美国艾伯特-腊斯克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