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请百官到现场来看看

按照京城现在的粮价,1万石粮草,差不多的1万两百银子,再加上买的急,肯定会被奸商趁机加价。

如果官府出钱来买,1万两,能买回来8000石粮食就算顶天了。

在经过那些官员的层层剥削,到灾民手中能有5000石就算这些人有良心了。

但是对于这些有钱人,尤其是京城的有钱人来说,来说就不一样了,谁家里没个粮库?谁还不认识几个有钱人。

找几个朋友,粮库中的陈粮凑一凑,那就是几千石。在通过一些关系,花点钱,凑够1万石粮食并不难。

所以对朱由检来说,收1万两白银,绝对没有1万石划算。

反正这些难民都成这鸟样了,哪还有那么多的要求?

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指望顿顿吃新粮吗?

“殿下,这是陛下让我给你送过来的。”说罢魏忠贤递给了朱由检一道奏折。

“哼,这群狗官,读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真该统统剥皮,充草。”朱由检一把把奏折仍在地上说道。

“殿下所言甚是,不过整顿军营一事,老奴已经得罪了满朝的文武,如果再在这件事上出手的话,恐不利于陛下和信王的名声啊。”

“救助难民有错?宰杀贪官有错?”

“殿下救助难民是没错,宰杀贪官同样没错,但是是非曲白,不是这么简单的。我朝锦衣卫,战场杀敌,官场,诛贪官,所作所为哪一个不是大明,但是百姓确视锦衣卫为猛虎野兽。

天下事好断,天下事又难断,百姓不是不识道义,实在是难以知晓事情真相啊,如果通查,不出3天,整个京城必定留言四起。

到那时,就算陛下和殿下的关系再好,殿下也必定会受到无妄之灾啊。”

“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不会先把这件事传出去吗?”

“殿下你是不知道锦衣卫的名声,如果不说还好,一旦被发现是从锦衣卫这边传出去的,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啊。”

信息,信息,朝廷没有自己的直接对百姓的信息传播途道,怎么可能不受地痞乡绅的摆弄呢?

报纸,笑话,先不说老百姓认不认字,就老百姓手中的那点钱养活自己都够呛,哪来的闲钱购买报纸?

如果锦衣卫名声还可以的话,完全可以用锦衣卫把政令传下去,但是现在别说是锦衣卫,东厂等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机构,哪一个不是恶名在外?

想了一会,朱由检,还真没有相处一个解决的办法来,只能恶狠狠的说道“魏大伴,你和陛下说一下,让满朝的文武亲自出城看一下。”

如果这样对方都能继续无耻下去,那大明可就真的没救了。

这些官员,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