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16

余思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放下了报纸:“高市长,你说找我有两件事?,还有一件呢?”

提起另一件事,高市长脸上的?喜色消了下去,突兀地问道:“余厂长,你对知青回城是什么看法?”

余思雅觉得有些奇怪,是上面政策要出现什?么变化了吗?她记得知青就是这两年开始大规模回城的。

想了想,余思雅客观地说:“农村地少人多,现在很多地方基本上都还是传统农业,手工劳作,肩挑背磨,全靠人力,知青下乡并不?能发挥他们本身的?优势。甚至在有的?地方会遭到社员的?反感,因为知青种?地不如乡下老?农,还要将本就不?多的?粮食分?一部分给他们。知青们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可能在工业领域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高市长听到这话深思了一会儿,叹气道?:“你所说的也有道?理,但各大单位用工基本上都已经饱和了,他们回来怎么安置呢?”

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作为领导又何尝不?知道知青下乡说是建设农村,在更广大的天地大有作为,实际上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目前城市吸纳不?了这?么多的?年轻劳动力,如果有厂矿单位愿意接纳,有工作岗位,又如何不?愿意让这些年轻人回来呢?

余思雅没接话,这?样的大事,不?是她一个年轻人能管得了的?。

沉闷了一会儿,高市长直接向余思雅道?明了实情:“小余同志,28日这天,云南知青请愿团代表踏上铁路铁轨卧轨示威,导致数条铁路大动脉中断,目前还在持续中。”

余思雅蓦地瞪大眼,震惊地看着高市长。

她知道知青会回乡,但没想到这中间还有这?么多事?。

“他们的诉求是什么?”余思雅艰难地张嘴问道。其实她清楚,知青们只有一个目标,回城回家。

高市长叹气道?:“返城。这?场风波不知道会不?会波及到我们省,但知青的?问题迟早要解决,小余同志,我记得你们厂子里就招了不?少知青吧?”

余思雅点头:“没错,我们厂子里大概招了近百名知青,饲料厂的?施立平同志,

还有羽绒服厂的?丁厂长,都是知青出身。还有门市部的职工基本上都是知青,我们准备开第三食品门市部,目前招的?也都是知青同志。”

高市长赞许地说:“很?好,小余同志,我替知青同志们谢谢你。”

余思雅赶紧说:“高市长哪里的?话,我们的厂子要发?展离不开有知识的?人才,是我们也需要知青,大家互惠共赢,都是应该的。”

高市长笑了:“也就你这?样的小同志有这?样的觉悟。小余同志,今天我找你来,除了告知你这?件事,也是希望你们单位能够继续做大做强,像你所说的那样,将蛋糕做大,这?样分配蛋糕的?人就更多了,才能有更多的?岗位容纳年轻人们。”

余思雅受宠若惊:“高市长,咱们还只是个小厂子,你可真是太高看我了。”

省城上万人的大厂都有好几家,几千人的大厂子更是不少,轮得到他们一个千多人的厂子吗?

哪知高市长却摇了摇头:“这?些厂子职工大部分都超员了,潜力还不?如你们单位。你们能扩张就扩张吧,要政策要地,市里都能支持你们!”

余思雅明白了,高市长是看他们厂子接纳了不?少知青同志,又帮省城和宜市两个铁路局创造了不?少工作岗位,所以才叫她过来谈这?个事的?。当?然,高市长也没将太大的?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只不过是希望他们能做一点,总比不?做强。

余思雅没敢搭话,清河鸭这?一年连续开了两个分?厂,已经是跨越式发展了,她不可能因为领导的一句话,就回去盲目地扩张。作为一个企业的?一把手,她首先要做的?是保全自己的?单位,对单位一千多名职工负责,先让他们有饭吃,然后再考虑下一步的扩大规模。不?然乱扩张,资金链断裂,厂子没法运转,谁来给他们收拾这个烂摊子?这?么乱来,一个弄不?好会把现在一千多人的饭碗也给砸了。

但高市长的话她也不?能不回。

余思雅苦笑着说:“高市长,我们厂子今年连续开了两个分?厂,又捐献了几十万的?物资,资金非常紧张,目前首要的?是回笼资金,将两个厂子的?销量打出去,只有这

?样,才能扩大生产。”

高市长点头:“我明白,小余同志为难你了,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话说到这份上,余思雅也只能答道?:“好,谢谢高市长的支持,咱们清河鸭一定尽力。”

说了一会儿话,高市长来了个电话,余思雅便提出告辞。

许秘书将她送出去,到了楼下,许秘书说:“高市长从昨晚就一直呆在办公室,忧心这?个事,待会儿还要去省里开会。”

余思雅明白,云南知青出了这?个事,不?光高市长睡不着,估计好多地方的领导人都睡不好,生怕这?场风波会波及到自己的?省市。要知道,全国可是有一千多万知青,而这?些知青的?背后还牵扯着上千万的?家庭。

但作为一个小人物,她能做的?实在有限。余思雅只能说:“辛苦你们了,许秘书,我先回去了,就不打扰你的?工作了。”

回去之后,接下来几天,余思雅一直关注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的新闻都不放过。直到元月一号,她才从新闻里听说,这?件事惊动了北京,北京方面同意知青代表团进京反应情况。

这?件事才算暂时取得了进展,后续怎么发?展,余思雅不?得而知,只能从报纸和电台里探寻蛛丝马迹。

但经过这?件事,她深刻地意识到,祖国在这时候是多么的?脆弱,说是内忧外患也不?为过,对外,南边猴子上蹿下跳,多次侵犯我们边境,北方还有强敌对峙,目前已有大批部队官兵集结到北方。对内,经济萎靡不振,人民生活困难,有诸多内部矛盾,知青返城就是其一。

就如高市长今天的表态一样,他不?是不知道知青们该返城,只是没法安置他们。这?么多年轻人回到城市,没有工作,没有房子,没有收入来源,很?容易出乱子。八十年代的?严打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发?起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她能做什?么?

余思雅一直在思考这?点,但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微薄了,她能做的?实在有限。

就在她一直关注着知青们的情况时,沈建东的?炒瓜子生意总算取得了进展,机器调整到他满意的程度了。

他找到余思雅,兴奋地说

:“嫂子,马上要过年了,冬天是卖炒瓜子的?旺季,我再买两台这样的机器怎么样?”

余思雅没有意见,要想做大,肯定要扩大规模。她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不?然也不?会特意租了个房子给沈建东。

“可以,不?过你想过怎么卖瓜子吗?我还是那句话,仅凭你跟熊子两个人,一天是卖不?了多少瓜子的?。”余思雅笑着说道。

个人的?力量有限,用在做生意上同样如此,沈建东每天就是跑断腿,说破嘴,又能卖多少瓜子嘛。

沈建东若有所思,抬头看着余思雅问:“嫂子,你是不是有什?么新主意?”

余思雅点头:“做瓜子,如果只是随便卖,那也是小打小闹,要做就要做出品牌来,咱们首要的?就是给瓜子定个名字,然后将分?量也定下来,统一生产,统一分?量,以免老?陈那种缺斤少两的情况发生,做到诚信经营。”

沈建东越听越来精神:“那,嫂子,咱们先给瓜子起个名字吧,你说起什?么名字好?用我的?名字?不?行,不?行,建东瓜子太拗口了。哎,我实在想不出好名字,嫂子,你帮我取名吧?”

余思雅也不?是很擅长取名,她想了想说:“要不?就叫香香瓜子吧,简单易记,又说明咱们的?瓜子香。”

沈建东挠了挠头,听起来不错,也挺符合他们瓜子的?特点,只是:“嫂子,香香的?名字也是这个呢!”

余思雅笑看着他:“你说全国叫香香的?姑娘有多少个?没个几万也有几百吧。没关系的?,我想香香也不?会介意的。”

“那名字咱们就定下来了,接下来呢?”建东虚心地问道。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他已经认识到他跟他嫂子之间的差距。

余思雅提起笔,画了起来:“现在要做的?就是外包装,我提议你做个简单的?外包装,就做牛皮纸袋或者塑料袋,前面画两颗黑色的裂开,露出里面饱满瓜子仁的?瓜子,上面写着咱们的?品牌名字‘香香瓜子’,背后写个说明书,瓜子的?配方,生产日期,保质期,重量等等?。我建议你做几个规格,有大有小,比如两百克一袋,五百克一袋,一百克就别做了,这?袋

子的?成本都不小。”

沈建东赶紧拿笔记下来,兴奋地说:“我这?就去找个厂子生产袋子。”

“嗯,你多打听一下,看看哪种袋子便宜就用哪种,最?重要的?一点是能防潮就行。”余思雅叮嘱道。

沈建东的?动作很?快,三天后就找厂子做出了一批袋子。

那天正好是周末,余思雅和沈红英、香香都不用上学,三个人将收音机拿过来,一边听广播,一边帮忙称重,装瓜子,糊住封口。

这?个工作是纯粹的手工劳动,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干了一会儿,余思雅就觉得挺没劲儿的,忍不?住感叹:“要是有全套生产线,从炒瓜子到称重装瓜子一条龙就好了,得省多少时间啊!”

“嫂子,还有这?么厉害的机器吗?”沈建东好奇地问道,两个女孩子也看了过来。

余思雅笑着说:“肯定有,就算现在没有,我相信将来也会有,这?样生产效率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沈建东若有所思,忽地冒出一句:“那,嫂子,田主任能造出这样的机器吗?”

余思雅睨了他一眼:“田主任要能弄出这样的机器,干嘛还卖这?个炒瓜子机给你?他直接卖生产线给你不?更好吗?”

沈建东失望地垮下了肩膀。

装了一上午的?瓜子,五个人弄出了几千袋瓜子,沈建东下午就准备带着这?批瓜子去大展宏图。

余思雅让两个女孩子回去复习功课,她则打算跟沈建东他们俩一块儿去看看情况。

沈建东和熊子两人各自带了两百袋瓜子,准备先去电影院那边的?广场试试水。

到了地方,两人各自占据了广场的一角,沈建东将瓜子铺在垫了旧床单的?地上,大声吆喝起来:“卖瓜子了,卖好吃的?香香瓜子,分?量十足,好吃不?贵,走过路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