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先机

宦海商途 塞上寒风 2019 字 2022-10-26

午后的阳光越加和煦,暖洋洋的照的人浑身舒坦。当太阳把两个人的身影拉的好长的时候,他们才回到医院的住院部。医院的护士已经等在那里,通知陈浩然明天可以出院,监狱派人来接。

哲学家们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坐在监狱囚车里的陈浩然就有着同样的感受。

囚车从医院出来就奔郊外的高速路而去,在高速路的一处岔路就是这趟车的终点——市第一监狱。

事情的发展惊人的相似。一年前也是这个时候,他坐着这样的囚车被投进了监狱,如今重新再走一次这条路,发现心里平静了很多,不在惶恐,不在懊悔,留在心里的是一丝希冀,也许这淡淡的希冀还不那么清晰,但那毕竟是真实的。陈浩然微笑着坐在囚车里,手心里攥着一枚精巧的发卡,这是苏晓晴刚才送他出院时,从头发上摘下来,偷偷塞给她的。

陈浩然接过发卡的时候,心里是感动的,但却怀着一丝愧疚,他不能不接下这发卡,他不能总去伤害一个女孩的心。

陈浩然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爱情的滋味是甜蜜的。

车子拐下高速,在颠簸中走过了一段土路,前面监狱黑洞洞的铁门清晰可见。在这一刻,陈浩然心里生出一股强烈的渴望,他要早点离开这个地方,这里不是他的栖身之所,他要到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去飞翔。在那里有年迈的父母,有亲爱的妹妹,当然还有喜欢他的怡然。

咣当一声,铁门无情地关闭,一门内外,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陈浩然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这样对外边世界的向往,从来没觉得剩下的一年多刑期竟然是如此漫长,他简直无法使自己安静下来,他的心已经飞到了外面缤纷的喧嚣中。

自从发生了流血事件之后,监狱方面加强了管理,帮派和团伙或被打击、或被拆散转移到别的监狱,再加上龙叔出狱,金牙炳外逃,里面群龙无首,一时间监狱里安静了不少。陈浩然回来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特别是龙叔的那帮手下,以蘑菇头刘刚军为首,俨然把陈浩然当成了老大,有什么要出力的活,抢着就干完了。陈浩然很多次劝他们不要这样,也不顶事,最后真的生了气,刘刚军这才告诉他是龙叔和龙飞安排的,他们只是照做。

日常,陈浩然除了在车间劳动,剩余时间就一头扎在书堆和各种金融数据和报表中。他没有忘记与苏晓晴的约定,他要用自己的知识和预见力来证实他们未来合作的正确。其实,任何一门学问或知识,只要是认真钻研进去,那都是一个浩淼无际的海洋,对于研究者来说,自己只不过是一叶扁舟而已。当然金融股票的学问也是一样的,看起来买和卖再简单不过,但买和卖却蕴藏着无限的玄机。作为业内出身,亲身经历过股票运走的陈浩然来说,他太明白这其中的玄机了,也许是深明玄机,也就更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常言道:无知者无畏,世界上本来就是这样,“存在就是被感知。”你感觉不到危险,你就可以安心地去做你想做的事,事实上在充满危急的中国股市,大多是散户股民都是这种无知无畏的生存状态。

但陈浩然很快就打消了这种自欺欺人的小市民的想法。你要在这一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懂的更多,通晓各种玄机和幕后的内情,这才是减少风险的唯一途径,那种靠撞大运去发财的想法是幼稚的。监狱里有电脑,能上网的地方不多,再加上平时劳动,从网上获取资料的时间很少。当然,休息日,监狱阅览室里的电脑是可以上网的,所以陈浩然的休息日,只要不是探亲的日子,大多数时间是在泡在网上。

2003年初,也是陈浩然服刑第二个年头的终了,正当他在监狱里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经济书的时候,社会上却正在悄然流行着一种学名“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病,英文名叫“sara”,也就是后来为人们所谈虎色变的,俗称的“非典”。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到底这是一种什么病,也没有非典这个称呼称呼,只知道得了这种病就咳嗽、发烧,被当成肺炎来治,不但治不好,却往往是要了人的命,直到后来国家级别的卫生机构介入,才弄清原来这种“肺炎”是非典型的。

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中,人们几乎断绝了一切可能的接触行为,一切不必要的人群集中行都被以行政手段命令禁止。而对在监狱里服刑,本来就离群索居的陈浩然来说,几乎是没有影响,反而耳根子倒是清静了许多,唯一值得遗憾的是苏晓晴每月一次的探监被迫取消,不得不改成每月有数的几次电话联系和书信往来。

对于半杯水,有人看是半空的,有人看是半满的,其实没有对与错,不过是角度不同而已。在“非典”肆虐的、初春的中国大地上,人们笼罩在恐慌的阴影里,股市也被突如其来的“细菌”打击的跌跌不休,奄奄一息。股市的散户大厅被禁止开放,而那些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上了年纪的人们,一下子没了寄托,不去股市,没有了往日散户大厅里德喧嚣,还能去哪?于是乎成群结队地坐在证券公司外的台阶上晒起了太阳,这绝对是当时股市的一道风景线。

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那些被“非典”赶出股市大厅的人们,只是在埋怨非典来的不是时候,耽误了他发财的机会。可是的确是有另外一群人在“非典”横行中,看到了无尽的商机,先知先觉者胜,后知后觉者败,股市里处处有机会,就看谁的嗅觉灵敏。

在监狱里面对高墙、铁窗的陈浩然,很早就嗅出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随着“非典”疫情的不断加重,并且扩散全国,直至引起政府最高层的关注,陈浩然认为机会就在眼前,他像一条警觉的猎犬,在监狱仅有的电视和报纸上搜集着消息,每周一次的上网机会,他更是在屏幕上的每一条消息中探寻着,挖掘着,想方设法看透文字背后的玄机。

2003年4月20日,监狱再平常不过的一天,陈浩然吃完晚饭就和监狱里的犯人一道,看每天必看的央视七点的新闻联播。电视的播报着全国各地抗击非典的感人事件和不断增加的感染病例,从越来越严格的管制措施里,陈浩然嗅出了一种疫情蔓延,乃至失控的味道,可以说采取如此严密的措施仍然挡不住疫情的扩散,这是让人始料不及的。其他犯人不过是看看里边的热闹,议论几句也就不放在心上,但陈浩然越来越确定的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至少方向上没错。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