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砸店

宦海商途 塞上寒风 2042 字 2022-10-26

今天监房值日的犯人从邮箱取信回来,他一边分发着手里的信件,一边高声念出上面的寄信地址。

突然,他拿着一封信前前后后看了半天,半个字也不认识,张了张嘴,就是念不出声。看他这模样,有的犯人就开始讽刺了:“哎,我怎么光看你张嘴,听不到你出声啊!别是练了《葵花宝典》中的传音入密的神功了吧,你快点念,老子可没练过功夫,听不见。”

“扯你妈的蛋,你爹才练《葵花宝典》,这上面全是外国字,老子一个也不认识,你小子嘴这么损,你来看看,你要是也不认识,你小子就是东方不败生的。”

屋里的几个犯人传看了一边,大概能猜出是英语,但就是没人知道写的什么。那个值日的犯人神气起来,说道:“哥几个咋都不吱声了,别是你们的《葵花宝典》早就练成了吧。”

屋子里没人理他,该看信的看信,该睡觉的睡觉。

最后值日的犯人推了推床上闭目养神的陈浩然,笑道:“我说笔杆子,你给搂一眼,看这上边写的是什么?这屋里,就属你的学问高了。”

监狱里大学生罪犯的确不多,将来多不多不好说,但陈浩然所在的中队,具有高等学历的脸陈浩然也就三四个人,在这上百号罪犯聚居的中队里,确实显得特别显眼。罪犯中一些识字不多,还想给老婆、家人,甚至女朋友写点什么的人,就得求监狱里的这几个稀罕物。他们统一称谓“笔杆子”,其实这些文化不高的犯人也就是把他们的大意一说,至于怎么措辞就交给笔杆子了。平常家信并不难,难的是“情书”之类的感情信,让不少笔杆子作难。中队里很多人喜欢找陈浩然执笔,主要是陈浩然的文笔不错,还有就是陈浩然好说话,不摆架子,如果没急事一般是不会推脱的。

陈浩然接过信,看了一眼,原来是自己的信。信上的地址和姓名都是用英文写的,陈浩然猜得出这一定是肖雨的信,信上的地址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我说笔杆子,这上面都写的啥啊?哪里寄来的?”

陈浩然把信往自己的上衣口袋里一揣,坐起来,说道:“这信是我的,你的任务完成了,别瞎问了。”

“哪来的信?”

陈浩然顺嘴说道:“加利福尼亚”推门而出,找僻静地方看信去了。

可能是陈浩然说的含糊,那个犯人没听清楚,疑惑地道:“家里放不下?啥家里放不下!”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信上肖雨写来的,主要是讲述了到美国一年来的生活。现在她正在语言学校补习英文,明年准备报考大学,攻读学位。孀居的姑妈帮她照顾儿子。信里有一张儿子一岁生日的照片。陈浩然端详着花园里绿莹莹的草地上正在玩耍的儿子,这小子又长高了很大一截,没有一出生的时候胖了,但那粉白的脸上已经有了肖雨的模糊模样。

信里最后,肖雨说儿子出国时办手续,必须得有个正式的名字,她没和陈浩然商量,就让儿子随了她的姓,现在儿子的名字叫肖宇翔。

陈浩然唏嘘叹息了一阵,铺开信纸,准备给肖雨回信。虽然现在肖雨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妻子,但作为小家伙的父母,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隔离不开。地上扔了几张,写坏的信纸,陈浩然双手抱住头,痛苦地思索着,那原本流畅的、从笔尖款款而出的、柔情蜜意的话,一下子就如沙漠里干涸的溪流,只留下一道浅浅的印记,印证这里曾有河流经过。说什么呢?陈浩然似乎从来没为说什么而烦恼过,以前和肖雨在一起的时候,他总会在不经意间找到肖雨喜欢的话题,三言两语就能把她逗得咯咯直笑。

陈浩然最后在信纸上只写了一行字:“带好儿子,等他长大了别让他知道,他有个坐过牢的父亲。”

这个周六也是月末,是监狱每月一次的探监的日子。下午犯人们不用劳动,有家属来探监的人就都到接待室去了,剩下的人或三三两两打扑克,或者蒙头大睡、鼾声如雷。陈浩然则不打扑克也不睡觉,捧着他那些被翻得卷了边的金融书籍,聚精会神地看着。这种时候,没人来找他玩,也没人找他来闲聊,他们都知道陈浩然的习惯,有了时间除了看书,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