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古典音乐之王 莫晨欢 3210 字 2022-08-28

被逼无奈地放下了自己的咸猪手,闵琛敛着深邃幽黑的眸子思索了半晌,接着蛮横地说道:“不允许和其他钢琴家合奏……嗯,伴奏都不可以!”

见着男人别扭吃醋的模样,虽然心里觉得这个家伙实在是太不讲道理了,但是戚暮却无法忽视一股温热的暖流正从他的心底缓缓流淌而出,仿佛在为这人霸道的占有欲而感到无奈。

戚暮伸手轻轻地拥住对方的腰身,然后叹了口气,说道:“所以说……闵琛,你到底是在担心什么呢?我以后不和别的钢琴家合奏了,伴奏也不一起,好不好?”

正是因为担忧,才会如此独占。

听着青年叹息的声音,闵琛渐渐地抿起薄唇,良久,才在戚暮的耳边轻呵着热气,一边说道:“我在担心……你越来越耀眼,越来越夺目,越来越多的目光将会聚集在你的身上,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喜欢上你。到时候……嗯,我就成了黄脸婆了。”

闻言,戚暮却是噗哧笑出声来,他看着对方俊美深刻的面容,调侃道:“既然这样,那你是不是该多努力一点了?你是我一直很崇敬的音乐大师没错,所以你也是我想要追赶的目标,你说哪天要是我征服了你,是不是我就是现代古典音乐之王了?”

回答戚暮的,是男人忽然印上来的热吻,没有一点缝隙的紧贴让青年的呼吸渐渐急喘起来,身体也逐渐发烫,欲望慢慢从下身蔓延上来,使得他无可奈何地沉沦进欢爱的海洋。

在头脑发烫、理智快被快感彻底占领的那一瞬间,戚暮恍然间听到闵琛在他的耳边,一边轻咬着他的耳垂,一边呢喃似的说道:“那你就来……征服我吧。”

……话说回来,由于答应了某人以后不再和别的钢琴家合奏,所以在这场独奏会上,戚暮便拎着自己的小提琴,独自一人地走上舞台,然后转身,看向台下一片期待真诚的目光。

音乐学院的招生向来与普通学校大为不同,在华夏音乐学院里,从七八岁到二十岁的学子比比皆是,甚至戚暮之前还听陈凌频说,华夏音乐学院最近招收了一个五岁的钢琴天才,据说有着不下于王铮的钢琴天赋。

看着这群年轻的学生,戚暮恍然间觉得自己原来真的已经不小了。

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是他们所最欣赏的东西,大多也是年轻人才最容易产生灵感碰撞的火花。就像闵琛现在作出的曲子,确实比以往少了一些冲动与莽撞,但是更多了一种阅历经验和年月的沉淀。

在耀眼璀璨的舞台灯光下,青年一手拿着美艳动人的小公主“伊蒂丝”,一边向台下轻轻鞠了一躬,表示感谢。很快,在台下轰然欲燃的掌声中,戚暮将琴弓搁在了琴弦上。

不过片刻,华丽优雅的小提琴声陡然响起。

世界上最完美的两种琴型——斯式琴和瓜氏琴,每一把都是古典音乐界当之无愧的瑰宝。然而事实上,很少有人会在交响音乐会上使用这两种琴,毕竟这两种琴与其他小提琴的区别实在太大,大多数人都无法很好地掌控他们,让他们的声音与交响乐团融合。

所以这两种小提琴一般都用于独奏会表演,专门表现出小提琴出挑完美的音色,让之成为俘虏全场观众的法宝。

而在戚暮的这一场独奏会上,“伊蒂丝”彻底地释放出了自己最本质的美丽。她用骄傲自信的琴声席卷了全场,那天籁般娇艳动人的琴声仿佛是群芳争艳,又好似是春日重现,用世界上最华丽的词汇都无法形容出那种只属于“伊蒂丝”的完美音色。

小公主“伊蒂丝”是如此的动人,而接下来下半场的独奏会的时候,戚暮却突然换了“珂冬”上台,演奏了一首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和一首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珂冬”沉郁顿挫的琴声仿若是俄罗斯严寒料峭的冬日,寒雪纷飞,满目苍白,那声音厚重而保有质感,让所有观众们都忍不住地心中一紧,为之潸然泪下。

对于这次华夏音乐学院的独奏会,戚暮真的是用了心的。能够将自己最优秀的两把小提琴全部拿出来、并且在同一场独奏会上演奏,已经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戚暮希望这些学生能从“伊蒂丝”和“珂冬”的琴声中听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明白小提琴是一种可以让唯美与怆然同存的美丽事务,理解如何用小提琴表现出复杂繁多的感情,也听清楚每一个音符的绽放。

当整场独奏会结束的时候,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所有学生都激动兴奋地拍着双手,想要将自己的赞美传递给舞台上灼眼耀目的青年,也都纷纷期待着接下来的安可曲的演出。

这一次,戚暮干脆没有走下舞台,而是直接站在原位,认真地凝视着全场每一个学生的身影。

舞台下,是一片黑压压的人影,戚暮无法看清每个学生脸上的表情,但是他却能清楚地感受到,这些学生对于古典音乐的热情与喜爱。正是因为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才能让这些孩子坚持一年、两年、三年……十年、二十年。

春来冬往,寒暑交替,可能在极冷的冬天你的手上全是冻疮,但是你仍旧每天坚持着练习乐曲,即使冻疮破裂、流血流脓;可能在难耐的酷暑,汗水已经湿透了你的前胸后背,但是你却仍旧努力地看着琴谱,即使汗水已经打湿了眼睫毛。

这些都是戚暮上辈子曾经经历过的,也是他这一生最珍贵的宝藏。

大约过了三分钟之久,音乐厅里的掌声才渐渐平息了一些。戚暮单手拿着“珂冬”,微笑着再向台下鞠了一躬,接着在全场观众——包括学生、教授以及院长好奇的目光中,一道锃亮完美的琴声陡然响起。

从第一个音开始,那气势便如同长河倒灌,呼啸而来。

“珂冬”极美地演绎出了金属一样沉重的音质,琴声欢快激昂,旋律急促激烈,在音乐厅里形成了一股美丽的浪潮,让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屏住呼吸,听着这首熟悉而又陌生的乐曲。

在场的人当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听过这首乐曲!

甚至就是见多识广的华夏音乐学院院长,都惊诧地睁大双眼,因为从来都没听过这首热烈欢昂的曲子。

那声音有时欢快明悦,有时候又急促紧张;上一个小节还如同春天般的和艳,下一秒便如同夏日森冷的暴风雨。直到最后一个尾音,慢慢地归为一片悲伤的平静时,还是谭老先睁大了眼睛,恍然大悟:“《月光下的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