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盛世文豪 木兰竹 938 字 2022-08-28

“好。”余柏林点头。

这大概是他第一次上战场,救援太子那次不算。

不过他并没有什么紧张害怕的情绪。前一世的经历已经刻印进灵魂里,让他无论过了多久,热血都不会冷却。

……余柏林随军出行,封蔚留守,这分工让众位官员将士稍稍有些吃惊。

不管怎么说,随军出征的应该是武将,留守的应该是文官吧?

不过他们又一想,闽州现在这局势,还是德王留下来,更具有震慑力一些。德王和余柏林也是无奈之举。

余柏林担任的是督军的位置。若换一个文官,肯定武将们会非常紧张。

虽然也有文官很配合武将,但至少有一半文官读了几本兵书,就自认为自己是文武双全,智谋双全,看不起一些草根出身的将领们,对战斗指手画脚,给将士们带来许多麻烦。

对于督军的文臣,武将们只希望他们能闭嘴,安安静静的看着,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什么出谋划策,文臣精通于军事的毕竟是罕见,他们不奢求能碰上。到时候他们拼命杀敌,把功劳分给督军的文臣都好。

别到时候什么功劳都捞不着,吃了败仗,甚至送了命。

不过余柏林是不同的。他远在刚进翰林院的时候,就“捞过界”,主持了阅兵式。

那时候武将们在皇帝面前露了脸,都十分感激余柏林,也让没去成的将士们十分羡慕嫉妒。余柏林的名声也在武将中渐渐传开。

不再是一个“厉害的读书人”,而是一个“厉害的人”。

到北疆一事,余柏林通过封蔚参与改革军营,最后这种改革推广到全军。为了推行改革,北疆调了许多将士去全国各地任职。从他们口中,余柏林的名声更甚。

据说余柏林武力值很高,和外表的柔弱完全不同,参与救援太子的时候,腿都被马踩骨折了,还面不改色的杀了不少鞑子。在最后割肉拆骨治疗的时候,余柏林也是一声不吭,连军医都赞不绝口。余柏林是条硬汉子。

据说余柏林十分铁血,在改革时弄得军营中众将士看见他就想跑,人称余阎王。直到现在,那些士兵们做噩梦还是会梦到临时遇到考试抽查,打开试卷发现一个字都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