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盛世文豪 木兰竹 964 字 2022-08-28

张岳露出笑容,点点头:“你以诗词闻名,为师还担心你浸淫此道,误了正事。见你心中有数,为师就不多说了。这计划很详尽,你当如实完成。”

读书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努力,他这个老师只能解惑而已。

余柏林把这些事写在纸上,挂在书桌前,每日自省。

封蔚虽说每日按时“回家”,但和余柏林各做各的事,互不打扰。只吃饭和锻炼身体时在一起。

余柏林除了给张岳看的这五点,实际上自己还有另一件事做。

这件事暂时不能给张岳说,说了张岳估计又会大骂他浮躁。

正如他跟张岳所说,诗词做的好的人成名快,甚至能流传千古,但在科举为官一途上,诗词确实是小道。

诗词做得好,最多称一句才子;而被称作大儒大宗师者,只和文章有关。

包括现代,诗词做得再好,当政者也不会授予你官职,咨询你政务。考公也不考这个。

现在虽说要考诗词,但诗词比重十分低。到了会试,只考经义策论;到了殿试,只考策论。

上层文人,可能诗词做得好,但绝不仅仅是诗词做得好。诗词书画做的好的才子,落第者甚多,就算以此才艺被征召,在皇帝面前,不过是个陪玩者,不会担任实职,拥有权力。

余柏林已经以诗出名,却不想仅仅以诗出名。

著书立言是打响名声最快的途径,余柏林婉拒了封蔚现在出诗集的建议,以后也不准备出。

他想写一本经义相关的书。

若这类书能够成名,他便能在上层读书人中打响名声,成为当代大儒,而非是人家笑谈中的才子。

古文疏注类的文,是科举学子必读书籍。一些公认的优秀的疏注,甚至是考点。

余柏林来自千年后的华国。他所在的国家从古至今一直屹立在世界最顶尖,文化从未断流。即使在现代,华国也对传统文化十分推崇,四书五经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