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下牢溪(1)

屐痕点点 炼石 658 字 2022-10-26

又见下牢溪(1)

连日暴雨如注,昨日气象台更是发布暴雨橙色预,宜昌城区出现50毫米以上降水,并伴有雷电大风,这是入梅之后的首场强降水,不仅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而且把气温一下子打到20度左右。今日暴雨初歇,虽然云层很厚,天色也不够明亮,却正是出游的好时候,夏日出游最可怕的就是高温,尤其是在宜昌这样夏日恨不得裸奔的闷热之地。

想到西陵峡风景区重游的想法是在前不久坐着那辆7座的suv从三峡大坝以100-120时速在三峡专用公路飞奔回宜、掠过下牢溪大桥的时候,因为看见了那一湾溪水,虽是惊鸿一瞥,却也就有了再去看看的愿望。不记得以前去过多少次,也不记得有多少年没去过,老朋友久别就会变得生疏,那座西陵山的风景很久没去也变得淡忘了。

三游洞之所以得名,前有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当时的夷陵、现在的宜昌的#34;前三游#34;;后有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34;后三游#34;。还有宋代的欧阳修、黄庭坚、陆游;明代的王士祯、刘一儒;满清和民国时期的文人墨客以及当代的开国总理在1958年的接踵而至,自然就名声大噪。都说是#34;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4;,三游洞就是因为#34;摩崖#34;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部的西陵山北峰的峭壁上,背靠西陵峡峡口,面临下牢溪,地势极为险峻,在没有公路之前游客只有乘船抵达。白居易的《三游洞序》就说他们是:#34;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34;又是割草又是砍树,还得架梯,着实不容易;陆游来三游洞的时候也不容易:#34;蹑石蹬二里,其险处不可着脚。#34;

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是步行从城区穿过现在的浇二、以后的平湖天下溯江而上到达下牢溪边的,当时的溪流不大,溪水清澈见底,乘小舟过溪,沿着石板路往上爬,一直爬到气喘吁吁的时候就到了;葛洲坝蓄水以后,尤其是宜(昌)莲(沱)公路开通以后,就有了现在这座高高的下牢溪大桥,从城区来方便多了,10路公交坐到终点,下车就是。

三游洞是#34;夷陵八景#34;之一的#34;三游雨霁#34;,走进三游洞山门不远处就可见一片石刻围绕着一个直径二尺左右的石洞,三游洞石刻中最具匠心的就是这个洞上的#34;鬲凡#34;二字,将#34;隔#34;字的抱耳旁不要了,表示在这里可以听不见尘世的喜怒哀乐,也可以清心静气地修心养性,做个#34;不知有汉,何论魏晋#34;的世外桃源人。史料中记载说,这里本有庙的,是道教的所在,所以三游洞的前室才会有那幅龙飞凤舞的#34;洞天福地#34;的摩崖石刻。

就在那个#34;鬲凡#34;石刻之下、#34;三游洞#34;石刻之左的那个小小的石洞就是三游洞的耳洞,清代的刘大櫆在《游三游洞记》中写得很明白:#34;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以出,出则豁然平旷。#34;相传白居易三人就是从这里发现三游洞的,#34;三苏#34;也是从这里进去的,我们当然也从那个耳洞里佝偻扶壁前行过,不过现在那里立一示牌:#34;禁止攀爬#34;,后来者就无法理解从这个曲折狭小、黑暗潮湿的耳洞爬进爬出的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