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反正,自己做什么都是极好的!没错!

至于那只熊猫,顶着原身这么好看的壳子,萌都没他卖的顺溜,真是笨呀。

顾氏的病多是心病的缘故,如今阿窈不再跟她瞎闹,这病根就去了一半。没过几天,便没什么大碍了。

赵念窈和赵清和先前因为年纪还小,怕过了病气,并不准许两人进顾氏的门。

嬷嬷还跟顾氏念叨:“咱们和二爷眼看着是长大了,前几天非说母亲病重,当儿子的自然要侍奉汤药,被我硬是拦在门外了。”

顾氏笑道:“他一个小孩儿家,哪里知道怎么是侍奉汤药,真是胡闹。”话虽如此说,却是开心。

“我也是如此说,但是这个哥儿偏是不肯,好说歹说才拦得住,却一定要去亲手熬药,您这两天晚上吃的药,都是二爷亲手熬的。”

“他娇生惯养的,怎么会熬药?可烫着没有?”顾氏一听发了急,忙要下床去看看儿子。

“姐姐们都看着呢,哪里会烫着?”赵清和踏着寒气过来,手里还牵着快要裹成了粽子的顾念窈。

“娘!娘!你好点没有呀?!”赵念窈甩开顾清和的手,跑到顾氏床前,奶声奶气问道。

“娘都好。”顾氏许久不见两个孩子,不由嘘寒问暖,从衣食住行到最近上的课程都问得仔细。

几人说了好半晌,顾氏见他们样样妥帖,这才放下心来,忽然瞧见含笑站在一边的阿窈,不由地有些尴尬—她方才把阿窈给忘了。

不过转念一想,阿窈走了许多时日,早已经习惯了没了她的日子,一时疏忽也能说的过去。

“娘,这就是家里心来的那位干姐姐吗?”

赵清和已经八九岁,底下的闲言碎语也早已经听明白,看向阿窈的眼神不禁多了许多探究。

他阿娘一向善心,又极宝贝早逝的二姐,这个干姐姐若是放得清自己的位子倒也罢了,若是哄得阿娘连妹妹都忘了,胃口就有点太大了。

阿窈本来有些激动的心情,随着赵清和带着审慎和警惕的眼光慢慢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