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

于是吃完了午饭之后,高队长又用内部电话通知了监室那边,由一位队长带着二十多个犯人赶了过来,七手八脚很快就把皮沙发、办公桌都搬走了,就给留下一个文件柜和一张单人床,过了一会儿之后,又抬回来一个饱经沧桑的三屉桌和一把木椅子,调换完毕了。

屋子腾空了,洪涛开始往里面折腾他这一套东西,缝纫机、锁边机背靠背放在屋子中间,蒸汽熨斗需要一个案板,这个也不难,王大力王木匠在呢,木料也有,九合板也有,现做一个就成,连漆都不用刷了,用砂纸打磨光滑就是一个能裁剪、能熨烫的案板。顺便借着王大力的木工手艺,洪涛再让他用木料给自己做了一套烫墩,有专门熨烫衣领和胸口的,还有熨烫袖子裤腿的,有了这些辅助设备,洪涛就能熨烫所有衣服,包括西服也一样烫,比干洗店里烫得还好!

除了这些裁缝设备之外,里面的办公桌就成了洪涛的无线电工作台,万用表、电烙铁、焊锡、松香、元器件小盒码了半桌子,下面的三个抽屉也不浪费,用来装美容美发的工具。经过这么一折腾,等到下午下班的时候,原来那间办公室已经不见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工作间,外半边是裁缝加熨烫,里半间是无线电维修加美容美发。

“我觉得你这里还缺一个电炉子和一套炊具,你会做饭吗?”洪涛刚收拾完,正在屋里琢磨着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高队长就站到门口了,一边踅摸着屋子里的摆设,一边儿提出了改进建议。

“会做倒是会做,不过口味一般,和饭馆的厨子肯定比不了……”洪涛不太明白这位高队要干嘛,难道说他还打算让自己给他做小炒?做饭这个玩意洪涛很不喜欢,所以他这次没接这个话头儿。而且他也没完全说瞎话,他做饭确实很一般,顶多算是能弄熟,可以吃。

“你知道一中队有个汽修厂吧?”高队没说电炉子的事情,而是问了另一个问题。

“知道啊……”

“汽修厂里有个姓吴的犯人,判了七年,他家有人是劳改局的,结果在这儿待了半年,就到汽修厂里去了,你知道他现在怎么服刑吗?”高队长继续讲汽修厂的事情。

“不知道……”

“他每天不用回监室里居住,就在汽修厂的一间小屋子里住,名义上是值班,防火防盗,实际上就是照顾他。他连这里的饭都不吃,每天汽修队的队长从外面买回来蔬菜什么的,他们就在那里单独起伙,明白了吧?”高队长讲完了,冲洪涛挤了挤眼。

“这个好办啊,您给我小舅去个电话,明天咱们这儿也得来一套炊具,作料一样儿都不能少,每周让他把海鲜给您送到门口去,您连买菜顺便就给带进来了。我别的不会,蒸螃蟹、皮皮虾、海螺、蒜蓉扇贝什么的还是没问题的啊,顺便再让他给我带本菜谱,这有什么难的,学着做呗!”洪涛听明白高队长说的意思了,他这是提醒自己该如何过得更舒服。当然了,他也能跟着一起舒服,自己是不爱做饭,但是如果能自己做自己吃,想吃什么做什么,那他还是可以喜欢做饭的。

“现在不成,这个工厂刚开始,还没出成绩呢,你怎么也得干上一两个月,让领导看到成绩再说,这样我和我姨夫也好张这个嘴。那个汽修厂一年也赚不了万把块钱,这个破地方谁来修车啊,都是系统内部的,抹不开面子上这里修修,你这个家具厂总不能比那个汽修厂还惨吧?”高队长又把话题拉了回来。

“按照我的计算,如果有十个人的话,差不多每天能生产五件成品,一个月就算是一百五十件吧,一件按照批发价应该二百块左右,刨去七八十块钱的成本和人员、哦,对了,没人员工资,那水电费呢?”洪涛明白了高队长的意思,他根本就不是和自己说什么做饭的事情,他这是在帮着他姨夫来摸底呢。既然算账那就算吧,反正洪涛也没打算蒙人,这个厂当初计算的时候,就是实打实的。

“水电费也不要钱!”高队长很明确的回答了洪涛的问题。

“那一件成品的利润就是一百二呗,合资协议上是三七分成,这边落下八十四块,一百五十件就是一万两千多块钱,一年十多万收入呗,大概就是这么多了!”洪涛掰着手指头给高队长算了一笔帐,其实这些东西都在合同上写着呢,既然刘中那边还不放心,自己就再给他们算一遍,也无所谓。

“一年真有十多万?肯定卖的出去?钱就这么好挣?你说我回家自己开一个工厂成不成?”高队好像对这个事儿也很上心,不像是光替刘中打听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