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页

谭晶这个挂历拍得不错,那位长发艺术家手底下真是有两把刷子,再加上洪涛专门从北影厂高价请来的化妆师,挂历上的谭晶要比平时更性感、精致了,尤其是她嘴边上那颗痣,被化妆师和摄影师特意保留了下来,还突出了一下,让她格外妩媚。

除了挂历内容不错之外,最让那两名书商看重的就是这个挂历的印刷质量用纸都是当时国内最好的,但是销售价价格却丝毫不比其它挂历贵,而且还可以代销。

“小兄弟,不是我多嘴啊,我们和杜厂长也是老熟人了,你这个挂历定价有点太低了吧,这差不多也就是成本价了,那你掏钱印这么多没钱赚啊,搞不好还得赔钱,你图什么呢?”两位书商并没有因为价格出奇的低而高兴,他们必须要把这里的事情搞明白,才能尽心尽力的去帮洪涛铺货。

“嘿嘿,您二位也是老江湖了,我就不编瞎话了,这个挂历确实不赚钱,而且确实是赔钱,但是只要它们能卖出去,挂到大家家里、办公室里,我就不赔,您二位看到挂历下面这三行字了吗?我的钱就从这里赚。”洪涛嘴上说不骗人,但是这个话还不都是实话。

他只说了其中一个窍门,就是在挂历上打上了丽都美容美发美体中心和金梅服侍的广告,但是没说谭晶的问题,他这是一石三鸟。既让谭晶在大家面前出头露面、又让成本降到最低、最后还帮自己的其它产业打了广告。

这玩意到底是赔是赚那就不好说了,这得看您从哪个方面分析,洪涛自己觉得应该是赚了,能让谭晶外加那三家店铺的名字整天晃悠在十多万家庭和办公室里,受众至少得乘个十吧?上百万人在未来一年里都得被迫的看这几个玩意,不管他喜欢还是不喜欢,你说这个广告费应该花多少?

“得,您是高手,咱根本就玩得不是一个档次,我们就不和您在这儿露怯了,您放心,这二十万册挂历我们哥儿俩包了,马上就铺货去。”两个书商让洪涛这么一顿忽悠,心里也开窍了,原来这个广告也是一笔收入啊,对于他们这些常年和图书、挂历、出版物打交道的人来说,这应该又是一个敛财的窍门啊,既然得了人家的提点,那总得回报一下吧,卖力气干活吧。

“应该说是十九万册,我个人先买一万册,我朋友多,各处送送就差不多了!”洪涛又做出一个让两位书商直挑大拇指的事情来,你看看人家这个才叫老板呢,一句话朋友多,就一万册拿走了送朋友去了,操,别闲着了,赶紧留名片要电话吧,这种老板一定得认识,说不定哪天就能凑一起发财呢。

第350章 教唆

洪涛这次不是编瞎话忽悠人呢,他真的自己掏腰包买了一万册挂历,然后分给大姨夫五千册,街道、分公司、总公司之类的地方就你就挨个办公室送去吧,您要懒得送就让小舅舅去,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再给韩雪三千册,那些供货商们也来点,什么?在外地呢?邮局干嘛吃的?挨个给我邮递。再给韩燕一千五百册,凡是丽都的会员,一人两册,来一个就发一个,顺便把这几个店里也都挂上,谁来了都得看见。

最后剩下那五百册是洪涛自己的,家里人每家来几册,送同事送朋友,篮球队从队员到教练一人来几册,拿家玩去,老师们也不能落下,反正只要沾边的人,必须有。本来洪涛还打算给谭晶一百册,让她拿回学校去给老师同学们散散,但是谭晶死活不要,她那个脸皮还是没练到家,这尼玛是好事儿,别人想上还上不了呢,你藏个什么劲儿啊,好像干了亏心事一样。

其实谭晶还不是坑洪涛坑的最狠的那个人,要说单体伤害值最高的,那你得往老那家看,从那二爷开始,到他那个表侄子那老三,这两位一个赛着一个的狠。那二爷是长时间、细水长流的挖洪涛的钱包,每年不花出去几万块那就算白活,赶上精品的字画、瓷器之类的,花出去的钱那就更没谱了,不过这些大笔的采购,一般都是会和洪涛商量的。

那老三比他表大爷狠多了,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就从洪涛这里抢走了三十多万,全是用那些玉石原料换的,现在洪涛那个地下室里的三个通长的木质大酒架上,只有半个放的是酒,剩下两个半上面码放的全是一块一块用报纸包裹着的石头块,另外墙角还摞着一大堆麻袋,猛一看以为是防汛抗洪用的沙袋呢。其实里面装的全是蓝宝石,到底真假,洪涛还没功夫去琢磨呢,他打算以后有时间了,让那二爷找个明白人来给掌掌眼,可别让那个烂赌徒给坑了。

不过那老三好像还真的变了,他弄回最后这一卡车蓝宝石之后,就把儿子接了回去,据说还让那二爷给踅摸着有没有合适的老婆再续一个给孩子当妈,然后他要去官园那边开个小店,专门卖这些玉石小件什么的。按他自己的话说,他感谢洪涛给他这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而他最感激的不是这些钱,而是洪涛给他指了一条自己靠本事挣钱吃饭的路,现在他才知道原来老爹留给自己那点知识并不是一点用没有。

大姨夫那个建筑公司洪涛并没有投资,不是不想投,而是这一年以来他就没找到什么正规的工程干,都在给洪涛忙活他那点私活儿呢,就这样也没亏着,不光从洪涛兜里掏走了近百万工程款,还把队伍给锻炼、整合了一下。下一步他就打算真正进入建筑行业去靠自己的能力挣饭吃去了,年前已经谈好了一项大工程,三座17层的居民楼,就在新开发的方庄小区里。也是从别人手里转包过来的,不光利润不太丰厚,还得在年前的时候带着人家的两个主要负责人去一趟香港,说是考察,其实就是变向的糖衣炮弹,不给好处谁把工程转包给你?

洪涛对于大姨夫的这个选择比较看好,一步一步走,别着急挣钱,把自身队伍锻炼好,以后有的是机会去挣钱。这个去香港考察的主意就是他给大姨夫出的,当初大姨夫问他给甲方送什么礼物和送多少提成合适,洪涛觉得光靠这种手段不足以在众多竞争者中间脱颖而出,后世里那些五花八门的贿赂手段随便拿出一个来借鉴借鉴,就够吸引甲方负责人眼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