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当然了,随着这种通讯技术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慢慢变得简单、便捷、淡漠了起来,以前大家一年只见几次面,但是都很珍惜,后来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你了,反倒没那么亲热了。

而且随着这些东西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没呼机的时候,上班就是上班,下班之后很难在找到人。现在不同了,你下了班我也可以呼你,让你无处可藏,等到大家都有了手机之后,那个节奏就更快了,呼机你还可以说我没接到,或者找不到电话回,可是手机除非你关机,要不分分钟抓到你。

洪涛并不清楚传呼机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他一直都在为如何能让别人随时随地联系到自己发愁。比如说店里有事儿了,那就只能等他放学回到店里才能知道,这样很不方便,严重影响自己遥控指挥。虽然他已经花高价把新店的电话也给装上了,但是他不能背着电话满街跑,还是达不到随时随地可以让员工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即使没有汉显功能,也能够通过代码来简单沟通,再不成还能给传呼台留言什么的。当他看到126这个号码之后,就知道,京城里也能用这个东西了,因为上辈子他也用过这个传呼号码,另外一个就是127的,这就是当年京城最主要的两个大传呼台。

一分钟都忍不了了,洪涛告别了拉尔夫之后,立刻找了一辆出租车,然后回到了小二楼,从自己的暗格里带上两万块钱,开上车直奔长话大楼。还真别说,洪涛的运气挺好,拉尔夫说的那个长话大楼后身的小屋子,周日居然也不休息。

“无线通讯局126人工寻呼台,你居然也有今天啊!”洪涛停好车,站在门口,看着这两间可怜的小平房,很是感叹,估计用不了几年,他们就该搬到大写字楼里去了。

“嘶……摩托驴拉啊,活该你倒闭啊,你这下手也太狠了吧!哎呀,小日本啊,你比你爹还狠啊!”屋子里一共就两个人,一个中年女人坐在仅有的两个柜台后面磕着瓜子看报纸,一个四十多岁的眼镜男坐在一张办公桌上看书。

洪涛走进去之后,那两人都没抬头,还在自己干自己的,洪涛也没去麻烦人家,先自己走到了柜台前面,看了看里面摆放着的两台孤零零的寻呼机。深棕色的那款是摩托驴拉的牌子,标价1380元;黑色的那款是松下的,略显精致,也就是略显而已,标价1500元整,饶是洪涛有心理准备,而且兜里也不缺钱,看到这个价格之后也有点嘬牙花子,太尼玛贵了!

“小舅舅来一个、大姨夫来一个、韩燕来一个、大玲姐来一个、那二爷……,他就算了吧,买了也不会用,给我省点钱吧!韩雪也得来一个吧……妹妹都有了,姐姐不给不合适啊……”洪涛掰着手指头,左算右算,至少得六个,这还只是购买机器的钱,另外还得有入网费和服务费啊。

“同志,这两种机型的入网费和服务费都一样吗?”洪涛虽然很看不上这两种屏幕在机身上方,且只有一小条的模拟机型,但是形势所迫,不买还不成,有的用总比没得用强。

“……”柜台里的女人根本没说话,更没抬头,伸手向旁边一指。

“入网费240,服务费300一年……”洪涛已经习惯受到这种待遇了,从小他去商店买东西,多一半遭到的全是白眼。

“同志,能不能挑选号码啊?还单加钱吗?”洪涛继续提问,他打算让那个女的抬起头来,少磕一个瓜子、少看一眼报纸能死啊。

“不加钱,小伙子,你打算买一台?”柜台里那个女人真是坚如磐石,面对洪涛的提问,这回连动作都没有了,就和没听见一样。旁边那个眼镜男没有这么大的定力,虽然他觉得洪涛这个中学生一样的年纪,应该购买机器的可能性不大,不过还是放下手里的书,走了过来。

“一样来三台,我还得挑六个号码……”洪涛从那个装衣服的袋子里拿出一方钞票,放到了柜台上,他明白自己光说是没人信的,干脆就来俗的吧。

“哗啦……”柜台里的女人终于把头抬了起来,然后手里的瓜子撒了一半,但是人家真很有定力,既然刚才没过来,现在上赶着过来多掉价儿啊,反正卖多卖少也没她半毛钱关系,她狠狠的瞪了洪涛一眼,继续低头去看她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