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你觉得靠谱吗?”洪涛听完小舅舅的回答,心都凉到底了,这种话每年在这个季节里,全国的高三男女恋人们恐怕要重复几十万遍,真能做到的,恐怕得用万分之几来统计了。

“我觉得没问题啊,她又不是去考外地的学校,等她毕业了,我挣的说不定比她还多呢,别看什么大学生,有啥用啊!”小舅舅倒是挺乐观,他和姥爷的那种思想,不能说完全脱离了这个时代,但也顶多算是拽着一个时代的小尾巴。

“嗯,也是啊,我先下去了啊。”洪涛也不能和小舅舅说你这个初恋要夭折,只能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暑假前,小舅舅以各门功课都及格的优异成绩光荣的成为了一名高中毕业生,为啥说是优异成绩呢?因为他们一个年级里面,唯二的两个学习尖子都考了中专,另外还有一个学习稍次的考了大学,剩下的能考及格就是很不错的学生了。

虽然都在一个学校里上课,但是洪涛和小舅舅他们完全属于两个时代的孩子,他们上学那会儿整天光忙着折腾了,那儿有功夫学习啊,就算你想学,也没地方找老师去,老师都被高年级的学生给批斗了。

小舅舅还算是命好的,他正好卡在这个年龄段里,上山下乡轮不上他,武斗、打砸抢也轮不上他,初中之后还算是恢复了几年踏实学习的时间,可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容易养成学习习惯的小学没打好基础,再让他学,难度就有点大了,而且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不是他一个人不学,是整班、整年级都是这样。

当然了,什么时候都有例外,人家不是还有两个考上中专的嘛。不要小看这个年代的中专,它比大学还要受学生和家长的追捧,考中专的分数线比考普通大学还要高呢,不是那两个人考不上大学,而是根本不想考。因为中专也是包分配工作的,由于在这三年里处于半工半读的状态,所以各个单位更愿意要中专的毕业生,而不是那些什么工作技能都没有的大学生。

在7、80年代里,中专毕业也算是干部编制,待遇和大学毕业完全一样,而且中专只上三年,基本到了第三年就去单位实习了,还有工资可以拿,所以当时的家长和学生大部分都热衷于中专而不是大学。包括学校的老师里,也是这样的,在你填写志愿的时候,学习最好的学生往往会被老师动员去考热门的中专,这不能说是老师故意害学生,只能说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绝大部分人都跳不出这个时代的圈子。

当然了,对于小舅舅来说,考大学和考中专都不是他应该去干的,连想一想都是罪过,他的未来姥爷早就给划定了,就是去接姥爷的班。自从上次洪涛被带到派出所之后,小舅舅就被姥爷严格的限制了活动范围和时间,每天只能在学校、家、店里之间做三角运动,就算想去看场电影,也必须提前向姥爷汇报,得到批准之后才能成行。

而且这段时间臭大姐来店里和小舅一起腻糊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她就是全校唯一一个选择考大学的,人家这半年多都在使劲复习功课呢,就算到店里来,大多也是放学之后待上那么一小会儿,就匆匆回家了。

对于小舅舅和臭大姐的前景,洪涛非常不乐观,这个女孩子很有心计,而且性格坚韧,眼光还很长远。她在学校里能和小舅舅在一起,原因洪涛并不清楚,但是洪涛琢磨着,找一个让别的男孩子止步的借口,可能就是她的最终目的。如果说还有的话,可能就是一点点虚荣心了,毕竟小舅舅长得比洪涛强多了,算不上人见人爱、车见车载之类的,也算是个浓眉大眼的,而且他的兜里还有小钱钱,家里还有服装店和美发店,对于爱吃零食、爱穿漂亮衣服、爱打扮的女孩子来说,怎么都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力。

第164章 张家府菜

不过这种诱惑力也就只能存在于高中阶段,大学和高中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还有身份、家世各异的老师、教授,小舅舅那样的胡同孩子,放到这里来一比较,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了。人,不管男女,只要一来到这里,眼界立马就会开阔很多,尤其是对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这里和外面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如果小舅舅也能考上一个大学,如果自己给他出出主意、使使劲儿,洪涛觉得他们俩还能有点希望。现在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高中毕业就去接班的工人,除非今后的日子由那位琼阿姨来规划,否则是经历过大学生活的成年人,都不会对他们这段感情抱任何希望的。

而且到了大学里,就脱离了洪涛的控制范围,他就算再想帮小舅舅,他的手也伸不了那么长,鞭长莫及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这个,而是洪涛没法提前和小舅舅说这个事情,恋爱中的女人是弱智,恋爱中的男人就是白痴。就算洪涛说了,小舅舅也不会信,弄不好洪涛还得当坏人,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从小舅舅毕业之后,到上班之间的时间之短暂,就可以看出姥爷到底有多疼自己这个老儿子。暑假还没放完呢,小舅舅就穿上他妹妹给他新做的喇叭腿裤子和花汗衫,从老爷手中接过接力棒,沿着姥爷曾经走过的路,接替姥爷继续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