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爸,老师,我先去姥姥家了,炉子上还坐着水呢,您盯着点。”洪涛低着头,嘟囔了一句,很老实很乖的拉开门走了出去。

“您这个儿子啊,让我怎么说呢!……”白主任看着洪涛现在这个倒霉德行,又想起这一天来他和自己说话的那个张牙舞爪的样子,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她有点拿不准到底该不该替他撒这个谎。

白主任和自己父亲到底说了什么,洪涛不知道,一句也没听见!但是两个人谈话的时间很长,自己在姥姥家都吃完晚饭了,父亲还没过来吃饭,直到7点多父亲才出现了姥姥家,把姥姥留给他的饭吃了,然后以检查功课为由,拉着洪涛回家了。

“白老师说了,你的功课完成得不错,建议爸爸让你提前一年去上小学,你愿意吗?”洪涛的父亲并没检查洪涛的功课,而是拿起桌子上的一张报纸翻看起来,顺便问了洪涛一句。

“愿意,我喜欢上学!”洪涛努力让自己笑得灿烂一点,但是心里却不太高兴,虽然白主任没让他马上进小学,但还是和父亲说了提前入学的事情,早一年也是早啊!让自己6岁的身体去和同班那些7岁多的身体去抗衡,这很不公平啊!

按照自己这个嘴比较欠、话比较多、还爱管闲事的性格,上学之后少不得会和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到时候自己那个小舅不可能天天在班级门口给他当保镖,挨揍的肯定先是自己,不管事后如何报复,身上的疼一点都消减不了。

“那好,儿子,今天是你爸我这几年里最高兴的一天,爸爸不怕吃苦受累,你看爸爸的手指头,都是在你小时候给你洗尿布洗的,有了今天白主任那一番话,你爸我觉得值了。你现在还小,可能听不懂我的这些话,但我还是要说,每年都和你说,说到你能理解那一天为止。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才能有出息,你一定要比你爸我有能耐!”父亲举起报纸挡在了桌子上,把洪涛的视线隔开,说了一番洪涛本来应该听不明白的话。

第17章 父亲的苦恼

“嗯,知道了,我先把今天学的字默写完了再给您看。”洪涛很明白父亲为什么用报纸挡住了自己的脸,更熟悉他所说的这段话,后世里他每做了一件让父亲觉得高兴的事情,或者因为做错事被迫和父亲深谈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段话。但是他一直都没理解父亲说这段话的心情和用意,也从来没往心里去过,一直到30多岁成家之后,才有所领悟。

父亲这一辈子活得很不如意,可能在外人看来他还算是不错,等四人帮被打倒之后,他就能恢复工作,重新回到大学里教书,过几年还能当上教授。而且他在工厂劳动改造期间,还认识了很多来自教育系统里其它部门的人,交情很不错,正是所谓的患难见真情吧。这些人在恢复工作或者平反之后,很多人都成为了各自单位里的实权人物,爬得最高的据洪涛所知都到了部长一级,在后世里也给了洪涛家很多帮助。

但是父亲自己并不太快乐,他从小出身就不好,真算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学,然后留在学校任教。可是又成了臭老九,天天只能去工厂劳动,还得让那些工人们批斗,不光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还被很多人看不起。在当时那个年代,人们说起知识分子时,前面都要加上一个臭字!这让父亲连结婚都受到了影响,没有一个姑娘愿意嫁给他,最终不得不选择入赘到母亲家里。

入赘这件事,在现在看来,尤其是城市里,根本就不算个事,已经没什么人愿意提起了。但是放在70年代,即使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里,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都一种很伤自尊的选择。虽然姥姥家里一直没人提这件事儿,但是这个结一直都藏在父亲心里没能解开。

另外父亲的心气又挺高,自尊心也强,还好面子。年轻时候全被耽误了,等有时间、有条件了,他又得和洪涛较劲儿,大半辈子就没得闲,也没时间、没精力去完成他自己的理想,虽然洪涛不知道父亲到底有什么理想,但人总是有自己理想的,父亲肯定也不例外。

所以父亲把他自己的所有希望全都转移到了洪涛身上,他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能比自己过得好、有本事、受人尊敬!说白了吧,按照比较流行的说法,父亲是在小时候和青年时代受到的冲击太大了,失去了太多的自尊,然后又想拼命往回找补,自己找补得不够本,还打算让儿子一起帮着他找补,至于找补多少才算够?洪涛觉得这玩意应该是没够了。

“唉……既然重来一次,就帮父亲多抢点回来吧。”后世里洪涛没能帮父亲抢回来太多的尊敬,他调皮捣蛋一直到了高中,靠着父亲的关系勉强考上了父亲的学校,结果也仅仅是混了一个毕业证而已,至于工作以后挣多少钱,那些东西对父亲一点意义都没有。现在能够重新活一回,他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至于当什么科学家的事情,他从来没想过,那玩意只能是小孩子10岁前的幻想,超过10岁再去想,要不你就是天才,要不你就是弱智。

有了白主任和洪涛父亲的这次谈话,洪涛的父亲彻底把洪涛放羊了,其实就算没白主任的这次家访,洪涛也能达到这个目的,只不过就是过程稍微慢一点而已,毕竟自己每天的学习进度和作业都是实打实的,当老师的父亲完全能从这些东西上看出儿子每天到底是不是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