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页

哪怕是知道老太太手里攒着不少。但这钱老太太大部分应该是要补贴给姑太太的,下面的儿孙不管是大房还是二房,都是一个样儿,谁也被想得多少。再说,那钱是死的,可产业是年年有进项的活钱。本来还有些羡慕老二家和老七家以后不必受寥氏的辖制,这会子,这点心思全没了。

老太太又道:“那宅子,都给你们吧。也瞧着体面些!”

金济就看金匡,却见金匡只缓缓点头,半点反对的意思也没有。再看金匡这个儿孙,个个脸上也都没有异色。再看自家,却也已经是喜上眉梢了。

多了西院和中院,还少了两房。这以后的院子,一家一个院子算下俩还有多余的。

紧急突然有些后悔这个决定了。以自家几个儿子的德行,能成什么大事。

可话已经说出了,再无更改的可能。

产业上没有可分的,这边只有五百亩的祭田,这里还有两百亩受益是要上交给族里的。如此只剩下三百亩了。

金匡也说了,“老太太的庄子,咱们是借住的。这庄子上的受益,都给大姐。”

是说给姑太太。

至于老太太的奉养,“有我们做儿孙的,少不了老太太的一口吃的。”

姑太太竟是没言语,就这么坦然的受了。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就这么着吧。去祠堂,召集族人,更改族谱,说明情由,一天的时候,什么时候都给办完了。

却不想这边的事情才定下,金济的亲娘老寥氏就包袱款款的去了那边,当老太君去了。紧跟着就听说,那边的老太太要摆流水席,摆七天的流水席。

这边风平浪静,院落是现成的,连氏带着儿女原来住的地方太小了。给他们和金信那边,重新安排了院子。因着人口简单,也不必多大的地方,一家一个独立的小院子,就足够了。

金孝现在跟这边还算是熟悉,可金信跟这边压根是一点也不了解。

金匡把儿子和新得的跟自家绑在一起的侄儿叫到书房,开了个家庭小会。大致的意思就是叫那俩侄儿尽快的融入到家里来。

想尽快融入,这就得有活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