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页

“臣之所为皆是臣子应尽之本分,当不得我皇如此褒奖!我皇胸襟之宽广,亘古未有也!唐宗宋祖亦难比矣!臣心下感佩之至矣!能于我皇阶下从命,此乃臣无上之荣也!”

孙传庭整整衣袍后跪倒在地,神情庄重的行大礼道,站在他身后的孙克敌也赶忙跪在了父亲的身后。

“二位爱卿起身吧。朕于人事之上,一向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准则。不管是谁,也不管其担任何职,只要其一心为公,就算权势再重,朕亦不会有丝毫疑心!朕亦有十足之信心能驾驭以及掌控全局!朕相信,只要朕心地坦荡、心向光明,任何鬼蜮伎俩也终将无所遁形!”

孙传庭父子再拜后起身回归原位,君臣几人随口笑谈了几句京城趣闻,天色也渐渐的暗了下来。

朱由检并未有接见孙母的意思,他可不愿让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奶奶跪下给他磕头见礼。

至于赐给孙母的寿礼也并不算如何的贵重,两柄玉如意、一尊宋代紫檀木雕佛像,外加江南进奉的绸缎布帛若干。

东西虽不贵重,但那两柄玉如意的寓意有心人自会明了。

就在孙传庭准备邀约朱由检等人去往宴会厅就坐时,西城千户所千户孙永胜脚步匆忙地奔入堂中后大声跪禀道:“启禀圣上,关外有紧急军情送达!锦州城内似有官军火并,蓟辽督师洪承畴闻讯已前往城内弹压,现下城内具体情况不明!”

第三百三十八章 起因

自从确认城外的八旗兵主力撤离锦州退回盛京后,松锦一线的军民们都是松了一口气。等到城外挖沟壕的包衣们在汉军旗的监视下也依次离去,一直处在紧张当中的锦州上下终于彻底放松下来。

在城下完全看不到建州女真人身影的几日后,锦州城西门开了一道狭窄的缝隙,先是一群军户扛着宽大的木板从城门里钻了出来,等他们将长长地木板铺设在壕沟上之后,百余骑的马队牵着战马鱼贯而出,在踩着铺好的木板跨过壕沟后,带队的哨管招呼大家跨上战马,辨别了一下方向后向北面驰去。

这只小股夜不收的任务就是查探建州女真大军的具体动向,确认锦州的敌情是否真正得以解除。

锦州城内祖大寿的宅邸中,看着跪在地上的吴三桂,坐在椅子上的祖大寿叹了一口气:“长伯,且起来吧!你父向来胆小,许是想的有些多了,这才打发你来接你娘亲。某说句心里话,若是朝廷真要收拾锦州,就算你接你娘回去也白搭!朝廷里有人早就认定了祖吴一家,你父之行为在人家看来,也不过是咱们两家预留退路罢了!若真是锦州出了事,吴家就算暂且逃过一劫,事后也免不了被秋后算账!罢了!祖吴两家终归是血亲,某也是你的舅爷,自不能碍着自己孩儿的前程不是?等明日上午你与你娘亲一起过来吧,某与我那妹子践行。唉,自此一别,还不知今生能不能再次相见!”

说到最后,祖大寿的话中已是带着些许的伤感,也让吴三桂的心里感到了一种莫大的愧疚。

为了将母亲接回关内,他三番五次的找到大舅恳求,今天祖大寿终于点头答应了此事,但吴三桂的心里不但没有多少喜悦感,反倒是一股浓浓地失落感笼罩在了他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