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

杜姆最终选择来到技术相对落后的洛林,而洛林人为他带来的技术一掷千金。双方都冒着风险,双方也都享受未来可期的收益。在洛林运河工业区的既有厂房和生产条件基础上。克伦伯·海森家族很快建立起了洛林的轴承工厂。纵观历史,这并不是洛林第一座轴承工厂,在20多年前,在梅森也曾出现过轴承工厂,只不过当时的技术水平相对来说要原始一些。所生产出来的轴承主要是供应当时的车辆所使用。后来由于战争得缘故,轴承工厂搬迁去了奥城,而后再未回来。

新的洛林轴承工厂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人,在自由洛林运河工业区大部分可以得到解决,但是后期加工所需的精密机床器械则需要花大价钱从外部购入。这些花费了不少时间,也耗费了不少精力。等到炎炎夏日到来之时,这座轴承工厂才正式开始运作,而杜姆先生被委任为这座工厂的技术总监,领取着自由洛林工业区里的第一档高薪。

这是战争结束后的第三个夏天,没有战火硝烟的夏天,给人感觉是那样的平静。洛林依然是忙碌的洛林。洛林大学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几个月的试运行,已经基本具备了正式开学的条件。作为地质地理学院的首席教授,小杨教授带着他的女儿小糖果搬到了梅森。她虽然离开了阿斯特理工大学,但洛林工业者联盟与阿斯特理工大学之间的合作依然在延续,每个夏天都是开展实习研究的理想时机。对于地质地理的勘探勘测来说,夏天虫子固然不少,但在户外活动总要比寒风呼啸、千里冰封的冬季更便利得多。在这个夏天,他们在洛林西南部发现了第二座星源石矿藏,尽管储量较前一座少,但这种珍稀的战略资源对联邦来说依然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对洛林人而言,则意味着丰厚的经济收益。

就在洛林人为他们发现第二座星源石矿感到高兴的时候,从遥远的北方传来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消息:威塞克斯人在北方寒冰海勘探和挖掘星源石矿藏的过程中,发现了一艘疑似古代太空飞船的遗迹!

一直以来,科学界对星源石的分子构造和作用原理感到非常困惑,因为它不同于奥伦斯星球上已有的任何一种物质,无法排进常规的物质序列。所以,一个在学界普遍存在的推测便是“星源石来自于浩瀚的星空”。它们或许是一场流星雨的形式来到这个星球,又或者是以其他方式降临于此,因为岁月的变迁地址的变化,在深埋地底不断挤压最终成了一种特殊的矿藏。由于埋藏的太深,以现有的技术条件还没有办法将一个星源石矿藏完整地挖掘出来进行科学研究。北方威塞克斯发现疑似太空飞船的遗迹,刚开始对普通人来说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不久,威塞克斯政府对外发出邀请,希望各国派遣尖端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这个惊人的大发现。虽然科学界纷纷建议联邦政府组织官方研究团前往北方,但也有很多阴谋论者认为这十之八九又是诺曼人捣鼓的某种阴谋,毕竟威塞克斯在被他们深入的渗透影响之后,已经不是当年的威塞克斯了。

经过再三的权衡,联邦政府终于在威塞克斯发出呼吁后的第二个月,同意派出综合研究团队。一开始只是几十个人的先遣队伍,并没有顶尖的专家和国宝级的学者,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从威塞克斯传回的各种数据信息,表明那确有可能是一艘采用跟当今工业技术截然不同的科技所制造的太空飞船。即便是一艘已经成为遗迹、再无运作可能的太空飞船,它所蕴藏的技术也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无论是哪个国家率先获得了这些技术,都有可能一跃成为这个星球上超一流的技术强国,从而在军事工业经济各个领域对其他国家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随着研究的深入,威塞克斯政府突然对研究现场进行安全性的保护,以有毒物质泄漏为名,将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隔离出去。这个做法立即遭到了诺曼帝国政府的强烈抗议,诺曼人甚至以军事相威胁,要求威塞克斯政府无论如何都要将这个有关于整个星球安危的重要发现分享出来。在这种态势下,联邦政府也跟着发出声明,来自奥伦斯星球之外的高级智慧体所建造的飞船,关系到整个星球的命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将其视为是自有资源。在有保护的情况下,他们开始派出顶尖的专家学者,派驻在威塞克斯的外交以及情报部门也密切关注着来自北方寒冰之海的消息。

各国政府认真起来,各种主流和非主流的报刊更是疯狂登载有关北方研究的发现和揣测,有关太空飞船以及由此延展开来的科幻小说风靡一时,就连街边的木偶戏也开始转向这些太空探索题材。在这些纷乱复杂的消息和讨论中,一个新的流派成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那就是太空威胁论。这种观点认为,那些太空飞船之所以没能占领奥伦斯星球,可能是因为技术故障、环境影响或是遭到对手的追击,导致它们坠落在了奥伦斯星球上。既然它们能够抵达这里,它们的同伴或是敌人也能够找到这里——之所以相隔了千万年时间,是因为宇宙的时间受到星系环境和黑暗地带的影响而存在的时间扭曲。既然来自浩瀚星空的造访者拥有太空旅行能力,那么占领奥伦斯星球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会在什么时候遭遇到新的进攻,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整个奥伦斯星球上的国家和政府联合起来,集中所有的资源来做好抵御外敌的准备。如果来的是朋友,双方可以和平共处,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来的是敌人,那么就将所有的力量凝结在一起,为整个人类种群的生存而战!

第063章 这好像是个阴谋

ufo、百慕大三角、亚特兰蒂斯、美国第52区……当魏斯还生活在地球上的时候,关于外星人和外星文明的猜测就是个脍炙人口的热门话题,不仅有n多的科学分析和小说作品,亦是科学界努力探索的领域,而在奥伦斯星球上,星源石这种反常物质的存在似乎是外星文明曾经存在的强有力证明。

对于星源石来自于外星飞船的揣测,反驳者的理由倒也很充分:要在浩瀚的太空中穿梭,太空飞船结构必然非常坚固,哪怕是以当前的飞行战舰的标准来衡量,千百年之后,当它们的遗骸被挖出来的时候,不可能直接回归到物质的状态,那些精密的仪器和提炼出来的合金应该会有存在。虽然挖掘新原石的技术是挤压法,也就在矿藏上方钻探,然后灌入高压水,将里面的物质逐步挤压出来,但如果真是太空飞船,那么在挖掘星源石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发现一些有形态的部件,可是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星源石矿藏里发现过这类东西,所有开采出来的都是原生矿石的状态。

自星源石被发现并运用以来,这两派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谁也没办法说服另外一方。当然了,谁也没有必要去说服另外一方。而今,太空飞船残骸的突然出现,不仅终结了这种争论,亦派生出了新的太空威胁论。

作为一名地方的行政官员,魏斯在这场轰动的事件中,除了注意以维持民众的生活次序之外,其余时间他的角色跟普通吃瓜群众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毕竟所谓的太空威胁论在地球上已经盛行了很久很久,在奥伦斯星球上也大概是同样的状况。在真正的外星舰队出现之前,过多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反倒是可以期待那些新发现的外星科技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技术性的飞跃。不过,即便有这种飞跃的契机,也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技术解析、吸收和转化,所以在可期的未来,生活还是会按照原有的方式和轨迹继续前进。

北方寒冰之海的发现,对魏斯生活也并非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作为联邦最顶尖的地质地理学专家之一,老杨教授加入了第二批前往威塞克斯的联邦研究团队,这就使得身在洛林的小杨教授对父亲的状况格外的关注。到了威塞克斯之后,老杨教授基本上每个月都会给小杨教授写信,小杨教授也总是准时回信,并且随信附上小糖果的画作。生活就在这样一种状态中进入了秋季,这是一个让洛林人欣喜若狂的丰收日季节,由于农林机械的持续普及和化肥,农药工艺的有效提升,再加上农田的开垦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洛林这一年的农作物收获量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78,连续两年的快速增长使得洛林的农业产量较战争结束时翻了一倍多。洛林的总人口并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增长,这就意味着家家都有了余粮,市面上的农产品的价格也随之维持着稳中有降的态势。根据老马的经济学理论,人们生活用以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付出占比越低,那么生活的质量也就越高。

这天,小杨教授又收到了老杨教授从北方寄来的信,还是熟悉的笔记,还是熟悉的信纸,可是小杨教授却忧心忡忡地告诉魏斯,情况不太对。

情况不太对?魏斯一脸蒙圈。这信上似乎没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