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页

在这个靶场,此时还有数十名身穿军服以及少量身穿平民装束之人在眺目观望。

“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

其余四人陆续作出回应,他们手里拿着一模一样的、完全崭新的自由式突击步枪。

此时距离鲁道夫大叔拜访魏斯仅仅过去一个多星期,时间很短,军方的样枪展示指令来的也很突然。搁在战争之前,送审样枪通常要两个多月之后才可能会有初步的反馈,如果遇上性能相近或是存在争议的,可能三四个月都不见得能完成初步的核验。此番军方对克伦伯·海森工厂送去的这款暂名为“14ir口径自由式突击步枪”的样枪评价颇高,从内部消息来看。许多技术员对它的性能大为震惊,而它的性能也确实超出了军方采购招标的性能要求,兼具了轻机枪和步枪以及战争时期出现过的冲锋枪的功能,能够适应多种作战形式。如果能让士兵们人手一支,一方面能够极大地提高火力输出,另一方面,又能够极大地简化后勤补给。因此,这一次陆军装备最高技术委员会派秘书长埃米利奥·德卢卡将军对新武器的战术展示把关。战争时期,这位将军曾先后担任第11国防师和第9兵团指挥官,魏斯还在他手下干过几个月,见面得叫一声老长官。在那段悲观弥漫的特殊时期,德卢卡将军和他所指挥的部队是地面战场上为数不多的亮点,这跟他出色的技战术水平不无关系,亦是坚韧意志的体现。

魏斯跟德卢卡将军虽有过上下级关系,但以自由式突击步枪的性能,特意拉关系、走后门不仅没有必要,还可能起到反作用,因而全程保持一颗平常心。此外,作为联邦枪械制造业的龙头老大,格鲁曼集团也获准参观此次展示——若是克伦伯·海森工厂方面以保护商业机密为由提出抗议,格鲁曼集团代表也只能回避,但经过鲁道夫大叔从中斡旋,魏斯和埃格威德事前也见了面,包括亨利·格鲁曼在内的一众格鲁曼集团的代表因而得以进入。

就任洛林州长官之前,魏斯已经辞去克伦伯·海森工厂的执行官职务,但无论身份如何变化,都不可能跟这个家族企业摆脱关系,何况这场战术展示意义重大。他不仅来到现场,而且亲自参加展示,并自信地邀请到场的各界人士跟他一起进行展示。出于近距离接触这种新式武器的迫切希望,许多人都主动要求参加,而为了突出展示效果,魏斯没有尽数挑选那些擅长作战的精英们,而是请了德卢卡、鲁道夫、亨利这三位远离一线或是从未去过一线的人参加展示,真正在战争中有过丰富近战经验的只有魏斯和他在阿斯顿军校的老学长诺德斯·巴森。

待众人准备妥当,拿起武器,魏斯再次提醒他们,射击前需要打开保险,相应选择点射或扫射档位。射击间隙,出于安全考虑,最好关闭保险,以免发生走火。

第一个展示环节,是军队最常见的一种训练方式:行进射击。这并不是指一边跑一边开火,而是快速移动,突然停止,以适当的姿势进行瞄准射击,再快速移动、停止、射击,如此往复,模拟的是战斗行军过程中跟敌人突然遭遇或是不断追击敌人的场景。魏斯一马当先。奔出一段距离,来到了预定射击点,旋即高喊战斗口令。其余四人除亨利·格鲁曼之外都是军人出身,虽然有像格鲁曼大叔这样离开军队多年,也有像德卢卡将军这样长期在指挥部运筹帷幄的,但都很好的把握住了口令,相继在射击位置采取单膝跪地的蹲姿向前方竖立的人形靶纸开火。

即便是在战争末期,大部分联邦军士兵所使用的依然是“格鲁曼烧火棍”,一款笨重的栓动步枪。在训练中,联邦军士兵使用格鲁曼步枪的射击记录是每分钟打出十二发子弹,而行进间射击训练,基本上打一到两个弹夹,也就三发到六发子弹。魏斯他们手中这款“小口径”的突击步枪,采用了32发弹匣,可单发、可连射,火力输出效率成倍提升。

魏斯率先以单发姿态打出十发子弹,三百尺外,发发上靶。诺德斯·巴森较魏斯早毕业5年,是巴斯顿军校优秀毕业生中的楷模,曾在多场战役中立下过赫赫战功,被誉为王牌侦察兵。他紧随魏斯之后完成了第一轮行进射击,同样打了十发子弹,也同样取得了发发上把的成绩,或许他在这种射击中的精准度比魏斯还要略胜一筹。

其余三位大叔大伯,动作虽然要缓慢一些,矫健程度也比不上年轻人,但得益于这种武器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在经过短时的培训后,第一次上手也还比较适应。鲁道夫大叔表现得还不错,虽然突突突的突了半匣子弹出去,命中率也没有高到哪里去,但至少像模像样。至于德卢卡将军,自然是老当益壮,只是在速度和观赏性上逊色于魏斯和巴森,其他方面都很合乎这个战术口令的要求。唯独亨利大叔错误的调整了射击模式,一匣子弹直接在他指尖倾泻出去,貌似只有几发上靶,大多数都飞了。

“五号射手更换弹匣,其余人原地战斗警戒。”

魏斯喊出新的战斗口令之后,奥克塔薇尔的老父亲,当年帅气逼人的格鲁曼集团董事,亨利·格鲁曼先生,手忙脚乱的更换弹匣。他没有一天当过真正的军人,但是他有一个极其优秀的女儿,而他本人也酷爱射击和狩猎,对于枪械绝不陌生。

五人使用的特制单兵装具,是魏斯亲自设计——准确地说是抄袭来的,每个可以携带四个弹匣,加上随枪携带一个,总共五个弹匣,160发子弹,足以应付一场普通强度的战斗。待亨利大叔换好弹匣,魏斯立即发出下一个口令:“进攻前方山丘!”

目标是一座小山丘,上面挖掘了可以容纳十几个人的堑壕。按照常规战术指令,这个小组应当是交替掩护前进,而实际上,魏斯和巴森各为一组,鲁道夫大叔、德卢卡将军以及亨利·格鲁曼时而跟在魏斯后面,时而跟在巴森后面。按照严格的战术标准,他们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但这恰恰衬托出自由式突击步枪在火力持续度方面的优势——只需要有一个人提供火力掩护,短时间的火力强度相当于以往七八支步枪的威力,或是跟一挺普通轻机枪相当,且拥有傲视普通机枪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