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

当魏斯和他的小伙伴们摸上桥的时候,桥南侧的这名哨兵刚好背对着他们。面对这样的好机会,等待了一个白天的巴斯顿精英们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分工,三人一拥而上,一个负责捂嘴巴、箍脖子,两个一左一右,抓手缚腰,直接把哨兵按倒在地,另外两人呈蹲姿端枪戒备。

按照演习规则,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抵近敌方营地,摸掉哨兵,就算突袭成功,即便对方其余人员这时发现异常并进行抵抗,也要受到相应的“战损比惩罚”。

两组二年级学员都没让哨兵发出太大的声响。

见此情形,埋伏在树林里的a、b两组立即向桥头靠近。兴许是太过兴奋,居然有人笨拙地摔到了,但这只是个别情况,大多数人还是依照魏斯的吩咐,以小步快跑的方式,端着枪来到了石桥。

留下两人看管哨兵,魏斯带着先遣小分队的学员们往守桥士兵的营帐围了过去……

从发起到结束,两分钟时间,第1小队干脆利落地解决战斗。

在树林边缘坐镇全局的小胖狄奥,还有另外两个小队的三年级生,面对这样的过程和结果,一个个哑然无语。

他们仿佛在看一支精锐特勤部队的战术演练。

这般果断、老练、敏锐、从容,根本不像是二年级生所为。

可是现实摆在眼前,让他们不得不服!

战斗后,魏斯走到石桥中间,高高举起右臂,作出了胜利的手势。

狄奥带着营部人员走出树林,远远观望的第2和第3小队的学员们,也迅速向石桥围拢过来,转而以石桥为中心,做好伏击敌方运输车队的准备。

在狄奥来到现场并接管指挥官之前,魏斯迅速察看了守桥士兵的营帐。在石桥北侧的一座营帐里,他惊讶地发现,这队守桥士兵居然配备了一部野战电话,电话线沿着道路布置,妥善地用泥土和枯叶遮盖,以致于他们侦察了一整天,对此居然毫无察觉。所幸行动一举成功,中途没有出现任何差池,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这队守桥士兵的长官,是个看起来约莫有二十八九岁的陆军下士,他长得高高瘦瘦,蓄着两撇唇胡,无论发型、脸面还是衣裤都收拾的非常干净,眼神既清澈又不乏坚定。被这一大群学生兵俘虏,他刚开始显得很是意外,但看到自己的士兵完全被控制住了,也就接受了这个现实,心平气和地跟魏斯协商“战俘安置”事宜。

不一会儿,狄奥带着营部来到了石桥旁。在了解现场情况之后,他以巴斯顿学生团暂编第三营指挥官的身份跟这位陆军下士进行了一番磋商,并且达成约定:除非获得友军解救,被俘的守桥士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予反抗,不搞破坏,而作为交换,胜利一方对他们不捆不绑,而且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享有活动的自由。

这,毕竟只是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