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去血水,腌制去腥。蹄脚做炖猪蹄,腿肉做红烧,骨头熬煮成浓浓的骨汤。大人们被孩子们叫出来时,闻到的就是食材初步散发的香味,他们自个儿做的那些与这个完全是天差地别。

“谢师!”部落的大家长——也是孔宣新任命的小头领惊喜地几乎站不住脚,“您——您是……来寻大王的吗?”

说着这话,小头领的声音从一开始的惊喜,变成了不安。

原本还面带喜色的人们互相对视一眼,都沉默起来,无声地聚在一起。伴侣们互相依偎,将孩子揽入怀中。

孔宣来时向他们保证,定会护他们周全。那时候他们就想过,如果有朝一日,大王突然腻烦了如今的日子,还是决定回山海茶社享清福怎么办?他们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哦,来看看。”谢圣手上的活不停,却巧妙地换了种回答的角度,没把事情说死,恰好这时孔宣捕鱼回来,化作道体降落在地,提着何罗鱼沉默地走来,“给我们爷儿俩一个说话的空间吧,好吗?”

小头领愣了一下,勉强点头,带着族人们一步三回头地回到洞府中。

孔宣把何罗鱼递给谢圣,也不知道该怎么打下手,讷讷地站在一边,毫无往日在其他人面前的骄横。

虽说孔宣小时候,时常因为谢圣而备受打击,但事实上他过的并非是苦日子。元凤和罗睺都极尽所能地宠溺呵护他,可以说孔宣在山海茶社中,还是很能称得上骄横跋扈的。他也就在谢圣面前是这么个没底气的样,这要是换个人来,恐怕就不是这个态度,要么理直气壮地吵回去,要么骄横地甩手走人。

这也和谢圣对待徒弟的态度有很大关系,这些年他也是尽己所能做到不偏不倚,该夸的夸,该骂的骂。所以弟子们对他都是又敬又爱,尤其是孔宣。

“我知道你为什么离家出走。我也不想追究这个,你已经几千来岁了,也不是孩子,其实正常人家,早该让你出来自立门户,也就我们师门上下都是窝里宅,都爱把自家人聚一块儿。”谢圣一边转动烤鱼,一边对孔宣说,“我只想问,你出来以后,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元凤和罗睺还在茶社等你,你还回去吗?”

谢圣的态度非常温和,和孔宣探讨未来。

孔宣本是做好了被骂的心理准备,没想到谢圣的态度却这么软,弄得他憋得一腔硬气都一下泄了,眼角还有点发烫:“我,我不能走。从前我跟随您和茶社的脚步,你们说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我都没有一次好好地体会过洪荒。也就是这次离家出走,我才知道,其实洪荒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好,还是有很多人在受难。就像这些人……我不回茶社,茶社不会因为少我一个而停摆,可是他们——他们如果没有我的庇佑,谁知道能活多久?”

谢圣其实在看到那些混血的孩子以后,就明白过来孔宣为何会留在此地了,此时点点头:“——你这是准备下乡扶贫哪。”

正满心波澜的孔宣:“——啥?”

“我说是好事啊。”谢圣并不想把氛围搞得多沉重,也没必要,“你如果下定决心,有这个大毅力,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机缘。元凤和罗睺那边我可以替你说去,你先把大家叫来吧,趁这会你那些个师兄弟不在,给大家加加餐。”

孔宣没想到这让他心中惴惴、辗转反侧很多天的话题,就这么短短几句结束了,站在原地傻了一会,才有点迟钝地转身去叫人。喊的时候还在茫然的琢磨:这事儿就算完了?就定下了?谢师也没有骂我?

孔宣停下脚步,迎风泪流:难道就因为我平平无奇,所以连谢师处理这种大矛盾的态度也平平无奇吗?难道我就不值得一场类似于割袍断义,然后在大灾难前并肩作战,最后相视一笑冰释前嫌这样跌宕起伏的剧情吗?

我在谢师的梁子里大概只是个单笑话,都抵不上长篇章回单口的一小章……

孔宣心碎的同时,部落的人们却都已经出来了,在谢圣的热情招呼下,各自拿了承装食物的容器。自我也从袖中摸出一只玉碗,不知何时面无表情地排在了长队的后面。谢圣盛到他时还楞了一下:“我每次做饭,老祖甚少乐意吃的。”

自我:“人活一张脸——”

谢圣接道:“树活一张皮,明白了。”

所以圣人老爷不吃他做的东西,不是因为不想吃,而是为了维持人设啊。

可以的,不愧是为了一句“听你的道不快乐”,能特地派遣自我下来报复的道祖。

盛到自我,已经是最后一个了,所以谢圣才能悠闲地和自我搭话。而在他们的身边,部落的人们已经深深埋下头去,吃得稀里哗啦,满嘴油光。好些妖族都差点现出原形来,尤其是幼崽们,头都恨不得埋进肉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