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邈淡淡道:“大家都是学中医的,应该都知道小柴胡汤,根据《伤寒论》中的组成,是柴胡24g、黄芩9g、人参6g、半夏清9g、甘草炙5g、生姜切9g、大枣擘4枚。那我问你们一句,谁知道小柴胡汤有多少加减、变化?”

唐子瑜举起手来,大声道:“我知道,呕逆加生姜、陈皮;渴者去半夏,加花粉……”

贾思邈微笑道:“好,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还有哪位同学站起来说说?”

一人站起来道:“根据贾老师的药方,除半夏,加当归、白芍、大黄,名柴胡饮子,治肌热蒸热积热,汗后余热,脉洪实弦数,也治疟疾。”

又一人道:“本方加青黛、姜汁糊丸,名清镇丸,治呕吐脉弦头痛及热嗽。”

贾思邈拍拍手掌,笑道:“好,大家说得都很好。为什么小柴胡汤,在配方上,加减或者是变化上,就会有不一样的疗效呢?这才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说的,真正的中医,那就是医道——天人相应、取类比象!”

叶蓝秋举手,问道:“贾老师,什么是天人相应,取类比象呢?”

贾思邈点点头,微笑道:“我给你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叶蓝秋同学,如果你看到一个小孩儿突然受寒咳嗽了,会怎么想?又怎么医治?”

“感冒了,要给他吃止咳药。”

“如果你炒菜,被油烟呛了,出现咳嗽,你又会怎么办?”

叶蓝秋道:“那没什么事,咳嗽几声,将油烟咳出来,就好了。”

贾思邈反问道:“为什么被油烟呛了,你不喝点止咳药呢?”

叶蓝秋道:“被油烟呛了,喝止咳药,怕是会坏事啊。”

贾思邈叹声道:“是啊,我们被油烟呛了,咳嗽了,都不敢喝止咳药,那为什么看到小孩子受寒了,咳嗽了,就立即想着给他用止咳药,而不是想办法帮他驱散体内的寒邪呢?难道喝了止咳药,不咳嗽了,小孩体内受的寒邪就会自然消失了?”

在场的这些老师中,不乏中医高手,孟广岱就是其中之一。贾思邈的这番话,让他们都陷入了沉思中,应该说受寒咳嗽了,就认为感冒,是人的一种惯性思维,殊不知,这样正是进入了中医治病的误区。

医道,也可以说是诡道,要懂得变通。书本上的东西是死的,可人是活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