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页

一个月之后,有人从京城送来书信,太后宾天,九州同哀,一年之内禁止婚嫁,徐埙与田熟的婚事不得不延后,张释清等人不愿来回奔波,因此要在京城住上一年。

徐础托此人带一句口信,说是“知道了”,再无它话。

次年初夏,思过谷里来了两位意外的客人。

一位是刘有终,这么多年过去,他竟然没有变得更老,徐础不由得怀疑他真有几分仙气。

刘有终当年弃晋王而南下,追随宁王一阵,觉得不是长久之计,悄然离去,隐居江南山中,天下平定之后,他再度出山,仍以相人为业,名声比从前还要响亮,游走王侯显贵之门,还收了一名徒弟。

徒弟姓周,名复始,自称是徐础故交,徐础认了好一会才猛然想起,此人的确是故交,脱口道:“黑毛犬!”

周复始正是当年诱学馆里的同窗周律,竟然熬过了乱世,只是当不得官,随刘有终学习相术,颇有所成,笑道:“当年贱号,徐先生倒还记得,我亦记得徐先生的那篇文章,‘用民以时’,这些年来所见所闻,我越发觉得这四个字似简实深。”

得见故人,徐础大悦,破例饮酒,一醉方休,与刘有终、周复始谈天说地,却不说时政,那两人每次提起,徐础都是只听不说,实在被问起,他说自己久不闻世事,无可评判。

师徒二人在谷中居住三日,告辞离去,徐础送到谷外,心里明白,自己通过了新皇帝的考验。

初秋,二子徐篪从渔阳赶回,他受征入京为官,顺便省亲,正好还能参加兄长的婚事。

徐篪给父亲带来一份特别的礼物,是两本书,一本《诗经》,一本《尚书》,书很普通,来历却不寻常。

“当年先帝与邺城王征辽东接连不胜,天成亦有自知之明,去皇帝之号,改国号为辽成,向大楚称臣,三年一贡,使者每次都要经由渔阳。去年使者经过时,将这两本书送来,说是父亲故人送来的礼物,使者不说故人姓名,我觉得不妥,所以今年才带来。”

徐础接过两本书,翻了一会,笑道:“确是故人之礼,她想告诉我,虽居荒外,不忘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