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页

宋星裁立刻道:“不好,‘假王’说出去让人笑话。”

王颠道:“‘吴执政王’如何?代吴王执政,然后还之。”

大家心里都明白,执政王是不可能归还王号的,何况这位“吴王”连影儿还没找到。

徐础沉吟,三人苦劝,说到慷慨处,孟僧伦指天发誓,大都督若不称王,他与麾下将军不愿参战。

“其他将领怎么想?”徐础问道。

见大都督口风松动,三人大喜,宋星裁道:“诸将皆愿奉大都督为王。”

“我去叫人进来。”孟僧伦转身出去,马上就带进来十几名将领,七族、小姓、荆州、汝南鲍氏各有三五人,齐声道:“臣等叩见执政王。”

众人这要就跪拜,徐础急忙让开,说道:“承蒙诸位抬举,推我为大都督,又要奉我为王,盛情难劝。况时事艰难,吴军草创,非王者不可安抚。唯有一条,诸位同意,我便接受王号,若不同意,还是维持现状为好。”

众将也不问条件是什么,七嘴八舌地表示同意。

“‘吴执政王’四字甚好,对外称王,对内,诸位请称我‘执政’或是‘大都督’,不可自称‘臣’。”

众将互相看看,孟僧伦道:“暂时先这样,至少让外人知道,吴军有王,非无主之人。”

事情就这样定下,众将宣告全军,改换旗帜、刻写新印,然后派出使者传告义军诸王。

吴军分为两部,步兵仍留守少阳门外的军寨里,加固围堵,做坚守之备,徐础则率领全体骑兵与少量步兵前去与降世军汇合。

吴军创建没多久,骑兵更是粗糙,马匹大都是官兵留下,多数吴军将士仅仅能够骑乘而已,徐础带他们出征,一是以战练兵,二是炫耀军威,与另外几支义军相比,吴军最为弱小,必须虚张声势,才能抬高地位。

徐础频繁巡营,尽可能提前将大事小情都安排好,直到下午,才吃上当天的第一顿饭。

唐为天从外面进来,“公子……大都督……执政……那个王……唉,真是麻烦。”

“拣顺嘴的叫吧。”徐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