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朕与皇甫阶原本安排了一次刺驾,谁想到居然有刺客主动送上门来,你不知道当朕听刺客招出楼家人和广陵王的时候,心里有多高兴。但皇甫阶毕竟‘参与’过刺驾,证据确凿,明天,趁皇甫家最得意、最无防备的时候,可一举拿下。”

楼础想象皇甫阶被抓时该有多么意外与惊讶,心中竟有一丝快感。

“至于其他各家——曹神洗可以再用几年,兰家尽是蠢材,可以观看一阵,奚耘在荆州根深蒂固,可囚不可杀,逐渐断其枝蔓。济北王乃朕之亲弟,远之则怨,近之则逊,让他宿卫几年,只要他别太过分,可以免官归第,给他一个善终。”

皇帝并非在向楼础说话,而是自言自语。

“益州天府之国,民丰物饶,四塞险固,不可尽委于一人,益都王必须留在京城,然后将益州分为三部。至于湘东王,朕会让他监斩广陵王,他若当众显露兄弟之情,问题反而不大,他若是隐忍不发,心中必有异志,须早图之……”

皇帝陷入沉思,已经想到一年、十年,甚至百年以后的事情。

一名宦者进来,通报道:“值殿左司马皇甫阶求见。”

“这么快就回来了?”皇帝点下头。

皇甫阶跑着进来,气喘吁吁,一脸惊慌。

皇帝腾地站起身,“何事?”

“大将军、大将军不在营中!”皇甫喊道。

皇帝愣住了,猛地转向楼础,目中怒火燃烧。

楼础忍不住大笑,大将军不是那么好骗,可父亲是怎么看出破绽的?

第四十八章 囚徒

大将军本应在军营里坐镇,昨天离开勤政殿之后,许多人的确看到大将军带领亲兵出城进营,谁也没料到,他会在次日天还没亮的时候出营,据说是另一座军营里发生小规模哗变,他必须前往安抚,命曹神洗出营迎接朝廷使节,代为请罪。

曹神洗最后一刻才知道大将军出营的消息,而且他没有参与皇帝的计划,于是老老实实地迎接使节,分发赏赐,带领将士山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