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页

王妃解释:“仓促了些,实是吾儿拜师之切,如渴甘露。”

的确太快了些,午间大宗正下令,晚间便要聘师,王子拜师,哪有这么匆忙的?但顾佐也听懂了他们的意思,这是担心迟则生变,想必是金供奉的指点。

顾佐微笑着连道“无妨”,王妃使人送来束脩,束脩也准备得很简略,除了象征性的礼物外,就是十张飞票,总额千贯。实际上是清源县主和李僾在南吴州的生活开支了。

礼物收下后,李僾从后宅中被领了出来,行拜师大礼,孩子眼中满是喜悦,激动得小脸涨红。

拜师后,李僾成了顾佐第二位亲传弟子,顾佐也很欣喜,向他讲述了一番怀仙馆的简况,然后由其侍立在旁,继续和寿王夫妇说话,商量在南吴州择地建立道馆一事。

第一百三十五章 作死

按照大宗正岐王殿下传过来的意思,清源县主和吴国公应当在南诏择地建立道观,越靠南方越好,这是任海川占卜所得,岐王对此深信不疑。

这几乎就是量身打造,要把道观建在南吴州了,顾佐取出南吴州舆图,当场请寿王夫妇选址。

这两口子送孩子去南吴州,当然不是为了出家祈福,而是想让孩子脱离京城苦海,让他们选地方,其实是为了让他们放心。

尤其是寿王,当真是怕了。今上杀性不轻,尤其是杀起宗室和儿孙来,如屠狗杀猪,毫不拖泥带水。先有韦后、太平,后有前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就连现太子李亨,也是连休了两回太子妃方才保住性命,更别说自己了,如果当日自己对玉环出家稍露犹豫,恐怕立时便有杀身之祸。

如今夫妻俩什么都不指望,唯一所愿,就是两个孩子能逃离长安这座樊笼,平平安安过上一世。可怜天下父母心!

因此,一边欣喜的看着舆图,一边听顾佐详细讲解,就好似给他们夫妻自己挑庄子一般,眼中是满满的憧憬。

最终安全起见,还是在南主峰上选了处“风光秀丽、视野开阔”之处,离顾佐的长史院不到百丈,被南吴州兵司、法司两座衙门保护着。

寿王本打算低调一些,建议起个三进院落就好,但谈着谈着,就被王妃左右各加了一个跨院,之后更多了座后花园。

为此,王妃拿出自家韦氏的一千贯体己钱来交给顾佐,顾佐待要婉拒,王妃差点哭了:“两个孩子这一去,就难得一见了,我这个做娘亲的没有尽到责任,只能做这些,还望先生不要推辞。”

顾佐好一阵唏嘘,只得收了,宽慰道:“两位殿下虽不得离京,但孩子却可以时常回来的,清源已入金丹,可以御剑飞行,南吴州虽远,来回也不过三天,到时我多让她们走动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