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是两万块?六万块?还是十万块?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家宗门的承受能力进行报价。

比如顾佐,他自己就以怀仙馆的承受力进行过估算。假如南吴山灵石矿脉是条中型矿,年产灵石在两万块,他的采掘成本如下:

人工费:三十二名修士(两班倒)每年薪俸和食宿开支为两千贯,平均每人五贯多一点;通过高薪聘请和向崇玄署租用罪囚两种方式,招来的下坑人手如果是四十八人,这笔开支同样在两千贯左右。上述合计每年四千贯。

采掘法阵的成本摊销:一座采掘法阵的使用年限通常为二十年,如果采用简单的直线折旧法,每年的折旧费是一千贯;除了折旧外,还需要计算维持法阵的灵石耗用费,按照法阵的使用方式,全力启用的时候,十六个法阵节点,每年消耗五百七十余块灵石,折算七百四十贯左右。上述合计每年一千七百四十贯。

南吴州的税赋成本:每年一万贯缴纳朝廷、五千块灵石缴纳崇玄署,折算一万六千四百贯。

上述三项合计,每年的负担为两万两千余贯。

如果灵石产量为每年两万块,折算两万五千多贯,灵矿只能做到略有盈余,也就是每年三千多贯的盈余,必须以此为基础报价。

此时可以选择的报价方案为:每年上缴龙泉道院一千灵石,向洞庭派出价两万贯(同样以二十年收回成本计价,相当于每年支付一千贯),怀仙馆和百花门每年自留盈余一千贯。

如果灵石年产量为三万块,可以选择的报价方案为:每年上缴龙泉道院五千灵石、向洞庭派一次性出价十万贯,每年自留盈余五千贯。考虑到龙泉道院和洞庭派对竞卖的需求,这么报价肯定会被龙泉道院否决,可以在二者之间进行调剂,上缴灵石和一次性出价分别为八千灵石和四万贯。

以此类推,预判灵石产量每多增加一万块,报价就能提高七千灵石和两万贯。

当灵石年产量达到六万块的时候,报价可为两万七千块灵石和十万贯,而自留盈余每年可达近两万贯。如果真的能够确定有那么多盈余,甚至可以继续增加报价,给龙泉道院每年上缴三万块灵石!

至于灵石年产量达到十万,基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只要预判有此产量,南吴山矿脉就铁定属于你了。目前来说,没有哪家敢这么预判,包括顾佐。

反过来说,如果灵石矿脉年产量低于两万,竞购这座矿脉就是赔本生意。

百花门中,专司负责南吴山灵石矿脉竞购的是南坛龙坛主,这回二次审核资质,龙坛主并没有到场,所以顾佐暂时只能询问张富贵。

先不提两人之间极其深厚的交情,单论现在合作的紧密程度,本来就是要通过怀仙馆报价的,于是张富贵道:“龙坛主本来打算亲自过来和顾师弟你谈的,但门中有要事,一时走不脱,正好让我跟你商量个大概的方案。”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走,往上山坪而去,见左右无人了,张富贵开口道:“从今年正月,我们百花门就开始起意南吴山了,你我之间没什么可隐瞒的,我也跟你透个实话,在南吴州和南吴山矿脉之间,青山掌门和龙坛主更瞩目的是南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