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贾赦是真不想自家老娘死,哪怕是武官,摊上家里有丧事,也是要丁忧的,三年丁忧,回来的时候,再想要起复那就不容易了。原本贾赦想着自个先打好基础,然后给儿子铺垫一番,好让儿子顺顺利利的入仕,结果如今老娘这么一死,原本的打算顿时泡了汤。贾琏算是承重孙,那也是要丁忧三年的,三年之后,黄花菜都凉了。

其实要贾宝玉说,如今是个多事之秋,这官不做也罢,贾家在京中实在算不得什么,真出了什么事,那就真的是炮灰了,不如回金陵。在金陵,贾家怎么着也算是地头蛇,贾家也有一些子弟在衙门里头做小吏,当地的官员也得给贾家人一些面子。

不过在贾家,贾宝玉那是人微言轻,说啥也没用。反正孝期大家都得回去,因此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贾宝玉是个不喜欢理会琐碎的,但是贾王氏不同,这边贾赦上了折子丁忧,史氏还没过头七呢,贾王氏就在灵前表示要将老太太的私房分了。贾王氏想得也有道理,老太太都没了,说不定回了金陵,两房就要分家,按照规矩,二房除了祖产之外只能拿三成,贾王氏也是管过家的,还干过不少中饱私囊的事情,对贾家公中有多少钱知道得清清楚楚。尤其到了金陵,贾赦是家里的长子,身上还有个官位,到时候族人肯定偏帮贾赦,二房能分多少是真不好说。所以,还不如趁着现在在京城的时候,先将老太太的私房搂到自家怀里,省得到了金陵之后,大家不认。

但是邢氏不同意啊,她表示,虽说之前的时候,老太太多次说了,以后的私房要留给二房,留给最疼爱的孙子,但是呢,说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尤其老太太临死之前又没正经叫了族人过来见证,将私房分了,因此,邢氏抓着这一点表示,都是老太太的儿孙,私房自然是人人有份。

邢氏一番话在王氏眼里就是胡搅蛮缠,毕竟,老太太不喜欢大房从来不是假的,大房随便分点意思意思也就罢了,居然还想要分大头?因此,立马就跟大房吵了起来。牵扯到钱财问题,就算是贾琏的媳妇是王氏的侄女,大家如今也不能站在一条线上了,因此,她如今难得地开始偏帮着邢氏,跟自家姑母怼了起来。

总之,几个女眷差点没在灵前掐成一团,贾宝玉瞧着觉得厌烦,他是小辈,自然不能对此事做出什么评价,不过呢,之前的计划也该实施了,因此,他也不理会生母伯母的纠缠吵闹,直接就对着贾赦贾政行了一礼,说道:“老太太在的时候最是疼爱我,她如今走了,我想等回到金陵之后,去道观给老太太祈福!”

贾赦没有说什么,只是看向了贾政,贾政最是要脸面不过,见得贾宝玉这般言语,顿时就有些得意,觉得还是自个儿子孝顺,因此,摸着胡子点了点头:“你有此孝心,自然是好的,既是如此,那为父回头便帮你安排!”

贾政心里头也有些小九九,私底下又跟贾宝玉说道:“历朝历代,莫不以孝治国,你有此名声,便是那些文臣也不能小看了你,你回头在道观里头修行,好好读书,等到出孝之后,再托你林姑父找个好先生,说不得过上几年也能科举入仕了!”

贾宝玉对贾政的这点小心思简直想要笑出来,他自个干啥啥不行,结果就将希望寄托在儿孙身上,不过呢,对这个父亲本性知道颇深的贾宝玉也没如何反驳,只是敷衍了过去,心里头却是说了一句抱歉,他真不是那种会遵循世俗常理的人。若是放在太平时候,他还真不介意满足一下贾政光耀门楣的愿望,但是如今嘛,情况特殊,还是算了吧!

第39章

贾家临走还给左邻右舍看足了热闹,难免要被那些文人说一番嘴,贾家也顾不得这许多了,将能封存的东西都封存了,包了两艘船,贾家就直接南下去了。

到了金陵,将老太太下葬之后,贾宝玉就找了个原本贾家经常供奉的道观就去祈福,之后呢,道观里头来了个挂单的道士,一见贾宝玉就说贾宝玉骨骼清奇,不是凡俗之人之类的话,又说贾宝玉此生就不是享受人间富贵的命,在家命格与家族男丁仕途有些妨碍云云。

这话还不知道是真是假呢,贾政就第一个信了,当即恨不得就要贾宝玉死了算了,贾宝玉也觉得心凉,给贾政磕了几个头,然后就跟着那个道士走了!

贾宝玉没有真的不管贾家,好在贾家如今老老实实守孝,懂点官场上规矩的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跟贾家过不去。尤其,贾家在大楚压根算不得什么,上面的人瞧不上,底层的人呢又得仰望贾家,毕竟贾家十几房的族人,明面上就有万把亩的土地,城里头还有二三十家铺子,又出了一些小吏,在当地算是望族了,不知道多少人给贾家做活计,做佃户呢,自然不会没事跟贾家过不去。因此呢,贾宝玉不过是留着一些符箓确保贾家不会受到妖气魔气的侵蚀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也就罢了。

贾宝玉这么一走,贾赦差点没将贾政破口大骂一番,就算是贾宝玉没有功名,也没个一官半职的,但是呢,他好歹是二房这一代里头唯一能出去做事的男丁,毕竟,贾环呢是个不顶事的,贾兰呢,年纪还小,又因为寡母的缘故,性子有些孤拐,不是能靠得住的人。贾宝玉再不济,也能帮着二房出去交际,打理一些俗务,平时看言语也算是有些见识。贾宝玉被贾政撵去出家了,二房回头闹出什么乱子来,又得找大房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