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页

胡桂扬只得到路对面的树下休息,与几名农夫待在一起,农夫蹲着,他站着。

“他要去太原府投靠亲戚。”一名农夫悄悄指向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秀才。

“哦。”胡桂扬只得答应一声,虽然他什么都没问。

农夫却觉得自己有义务解释清楚,“大概是考举子不中,打算去军中谋个前程。老爷支持,老太太舍不得儿子,老婆——啧啧,能娶到这样的女子得是多大的福分?她不愿意,你瞧,扯着丈夫的袖子不放他走。”

“哦。”胡桂扬又答应一声,低头问:“你在这儿看多久了?”

“小半个时辰了吧?”

“不急着赶路?”

农夫看一眼身边的担子,长叹一声,不情愿地起身,“这大热天,人家娇妻不舍,我却是婆娘撵出门,唉。”

农夫上路,其他几人吃吃地笑,很快也起身离开,剩下胡桂扬独占树阴。

父母与妻子终于上车返回京城,剩下秀才与几位朋友,立于亭外,目送亲人远去,两两相望,共同承受分别之苦。

胡桂扬正替这家人感到伤心,就见另一个方向快速驶来一辆骡车,秀才与朋友们面露喜色,抢着迎上去。

骡车停下,走下一名娇滴滴的女子,神情厌倦,一开口就是抱怨,“人家正妻来送丈夫,叫我来凑什么热闹?路边的土很好吃吗?”

“误会一场,我说不让跟来,他们非要来……”秀才一脸谄媚,恨不得跪下叫娘。

仆人们摆上一桌酒席,众人争着讨好新来的女子,又是吟诗赞美,又是献酒表衷情,女子脸上终于露出笑容,美目流转,惹得几人心驰神摇,哪里还想上路,只愿在这个亭子里一直待下去。

胡桂扬轻轻摇头,被李刑天“培养”出来的一点诗兴,自此全无,心里有点着急,这些人总也不走,公主怎么可能在这里与他见面?

好在他没等太久,秀才费尽口舌,许下诸多誓言,在众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劝说女子随他一块去往太原。

众人上车上马,向北而去,朋友们不舍分离,还要再送一程,明天再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