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页

这人当即回答:“600公斤的hs-600型,能够击穿300毫米厚的硬质钢板或100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层;900公斤的hs-900型,可以击穿440毫米厚的硬质钢板或150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层;1500公斤的hs-1500型,能够击穿800毫米厚的硬质钢板或200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层。”

放在和平时期,人们对这些数据没有太多的直观概念,毕竟欧洲形势乃至世界格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耗费巨资打造的要塞和防线都已逐渐沦为了历史遗迹,即便是在东线,德国及其盟友军队也早已停止了对边境防线的扩建,而是在弹性防御学说的引领下,建立起大纵深、多层次的防御体系。

以当前的技术标准来看,无论是同盟国阵营的边境防线,还是苏俄的国防工事,都已不再是难以攻克的“钢墙铁壁”。苏格兰人的埃尔斯登要塞,似乎已经成为了“最后的武士”。

“你们使用的制导型航空穿甲弹,好像是2000公斤级的?”路易皇储转过头问西蒙·布莱德利。

这位在联军前线指挥部负责空地协调的新联合王国空军中将客客气气地回答说:“那些轰炸机使用的,应该是战斗全重2200公斤的‘死神ii’型特种炸弹,是专门研制用来对付陆上要塞的。事实上,如果不是苏格兰人构建了埃尔斯登要塞这样坚固的防御堡垒群,我们也用不着研发这个级别的特种炸弹。”

路易皇储点了点头,似问非问地说道:“我们也该订购一批,以备不时之需。”

布莱德利将军淡淡一笑:“自爱尔兰独立,到新联合王国诞生,再到现在,我们生产出来的任何一款武器,都是随时供应德国军方的,优先级别等同于本国军队,甚至在形势特殊的时候,优先于本国军队。这点您大可以放心!”

路易皇储瞅着对方的脸,似在观察,又像是在揣摩,然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第205章 自知之明

夜幕降临时,埃尔斯登要塞的枪炮声愈渐稀疏,经过12个多小时的鏖战,以英格兰陆军第2、第7步兵师以及新联合王国陆军第51装步突击师为主力的联军地面部队,已基本占领了这座苏格兰要塞地面以上的防御工事,但是,这场要塞攻防战并没有就此落幕,此时仍有数量不详的苏格兰士兵退守各处地下防御工事,它们或由蜿蜒漫长的地下通道相连,或是非常隐蔽的独立空间,而且有完备的通风设施和物资储备,除非守军集体投降,否则的话,进攻一方必须投入很大的精力、花费不小的代价才能将这些地下工事清理干净。

伦敦,新白金汉宫,年过七旬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八世、英格兰王储胡贝图斯以及一众权贵们聚集在议事厅,焦急等待着来自前线的消息。

不久,一名参谋军官走进议事厅,将电报夹呈给爱德华八世。

爱德华八世打开电报夹扫了一眼,面色顿时阴沉下来,顺手将电报夹丢给他的长子胡贝图斯。

较德国皇储路易年长5岁的胡贝图斯,穿着一身英格兰陆军将官制服——这款军装完全摒弃了英国陆军的“卡其布”,选用了跟德国陆军相似的深灰色,许多细节部分也采用了典型的德式风格,虽然看起来笔挺帅气,但受到英格兰民众乃至军队的抵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英格兰军队的士气低迷到连正常行军任务也难以顺利完成的程度,更不用说跟好斗的苏格兰人相抗衡了。

看过电报内容,又以目光征求了爱德华八世的意见,胡贝图斯清了清嗓子,用纯正流利的德语读道:“第1近卫装甲旅和第3、第4步兵师在天黑前向邓弗里斯防线发动了第五次进攻,第1近卫装甲旅的突击部队一度击穿守军阵地,突入了邓弗里斯镇,随后遭到苏格兰军队的顽强抵抗,被迫撤出邓弗里斯……福尔肯将军认为,参战各部已经鏖战一天,士兵们非常疲惫,如果联合参谋部不能调派增援力量,他将让各部好好休整一晚,明早再行进攻。”

听完胡贝图斯所读的电报,众人一阵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