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页

待夏树谈及此题,爱德华八世的反应出乎意料的平静。自二战结束以来,这位只保留加拿大元首身份的失意者和他的一众追随者在这个远离欧洲、拥有998万平方公里辽阔幅员的北方国度定居下来。多数时候,他们是如此安静,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这个特殊政权的存在。尽管加拿大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非常寒冷,但它却不是一个荒芜落后的国家。1935年前后,因澳大利亚的沦陷及英帝国的崩溃,加拿大人口由1200万暴增至2500万,1938年美日停战条约签署后,近百万澳大利亚人迁居加拿大,此后数年,加拿大的人口基本稳定在2600万,这一数字跟多数二流强国不相上下,而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兼容美英科技的工业体系,40年代初期的加拿大毫无悬念地锁定了综合国力前六的位置,其经济规模仅次于德、日、美,工业实力逊色于德、日、美、苏,主要的人均指标均得以跻身前四。

至40年代初期,加拿大本土军工体系完整涵盖了海陆空各个领域,他们的造船和航空工业尤为发达,800吨级护卫舰和500吨级猎潜舰在国际军火市场是备受好评的抢手货,高空高速截击机不但装备本国军队,还受到了美国人的青睐,但接管了英联邦海军多数遗产的加拿大海军却将自身战略定位为“近海防御”,陆军和空军的建设也都是以防御为主。由于采用募兵制,加拿大的常备军队仅有二十万人,几乎比意大利、奥匈帝国、西班牙这些二流国家还少……

思索良久,爱德华八世缓缓说道:“1938年的时候,所有的澳大利亚人都得到了一次公平的移民机会,他们可以选择美国或者加拿大定居,从而远离危险的日本侵略扩张主义,有八十多万澳大利亚人就是在那个时候来到加拿大的,他们是我的子民,如果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了威胁,我和我的军队会毫不犹豫地拔出利剑,但选择留下的那些人自视为澳大利亚人,是曾经的英联邦成员,但不是英国人。他们名义上是留恋家园,其实更多是不愿舍弃他们在澳大利亚世代经营的财富。在那样的局势下,没有人觉得英国还能重新夺回澳大利亚,既然选择留下,精神上就已经跟英国割断了联系。”

爱德华八世这番话几乎让夏树无以反驳,他只好解释说:“以澳大利亚近年来的纷乱局势,很多人应该会对当初的决定感到后悔,他们发自内心的希望有人能够拯救他们,但是在许多澳洲白人眼里,德国、爱尔兰还有法国、西班牙的维和部队是另一种形式的侵略者,他们出兵澳洲的真正目的是从日本人手里抢夺资源,而不是重新给予澳洲白人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因为存在这方面的分歧,维和行动陷入了意料之外的困境,如果不能及时化解这些困难,情况会变得越来越麻烦。所以,我们希望陛下能够在这个时候号召澳大利亚白人团结起来,这样维和行动持续的时间也能够相应缩短。我们会在维和行动结束后撤出所有的军人和官员,而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两百万白人则会对陛下感恩戴德……”

爱德华八世盯着夏树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深吸了一口气:“我们丢失了祖先赖以生存的不列颠岛,丢失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周边的众多岛屿,那才是我们魂牵梦绕的故乡。在我看来,真正的英国人生活在不列颠和加拿大,我的义务是照顾好后者,同时密切关注前者,尽我所能不让每一个英国人再受苦难。”

第52章 美国的立场

在风景如画、气温宜人的安大略湖畔,夏树夫妇呆足了一个星期,他们每天的活动就是泛舟、钓鱼、散步,偶尔骑马或是远足。在此期间,爱德华八世夫妇极尽地主之谊,不但全程陪同,而且非常的耐心细致。撇开纷乱复杂的政务不说,这段轻松愉快的时光给双方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在介入澳大利亚政局的话题上,夏树并没有喋喋不休,而是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努力改变爱德华八世的观念,希望他能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去重现温莎王朝的辉煌。爱德华八世虽然对夏树所阐述的一些理念表示认同,也对澳大利亚民众的心态有了不同的了解,但他和他的执政团队既然已经对加拿大的战略方向有了明确的定位,就不会因为一些感性的原因贸然做出调整。所以,夏树最终是带着遗憾离开加拿大的。

在结束加拿大之行以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就通过外交渠道向爱尔兰和威尔士共同拥戴的国王夫妇发出了盛情邀请,希望他们能够就近造访美国。经过一番考虑,夏树接受了邀请,而当他们穿过安大略湖抵达美国港口城市罗彻斯特时,所受到的欢迎——确切地说是一种无恶意的围观,热烈程度完全超出了预期——美国人显然是以敬畏之心看待这位在战争年代统御同盟国舰队击败美英联盟舰队的天才人物,而且对他经略爱尔兰的丰硕成果充满钦佩。

按照美国方面建议的行程,夏树夫妇从罗彻斯特乘火车南下,沿途访问了美国东北部的主要城市和港口。二战结束以来,西方同盟国的军事情报机构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美国和加拿大的变化,西方同盟国高层对这两个北美国家在经济、工业、社会、军事领域的主要情况几乎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单纯的图片和数据拼不出一个完整的世界,要想知道这两个国家的真实状况,特别是高层的战略定位和民众的实际心态,亲身实地的调查走访才是最妥当的办法……

跟退居加拿大的温莎家族不同,美国政界群体在经历了30年代后期的失落和迷茫后,逐渐适应了新的形势和规则。声名卓著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本土资本家以及部分欧洲财团的支持下赢得1940年竞选,致力于恢复美国经济、工业乃至军事领域的活力。得益于欧洲资本的大量涌入,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利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欧洲平均水平,其工业产值达到了1932年的82,战争造成的经济创伤迅速愈合。

1942年末,受到日军二度侵华、日苏爆发战争的影响,美国在西方同盟国的默许下开始跳出条约限制重整军备,并重点加强了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建设。1943年初,美国战后首艘大型航母在波士顿敷设龙骨,一大批新舰艇完成设计进入建造阶段,与西方同盟国合作进行的新战机项目得以实施,数以千计有过服役经验的老兵重新回到了军队……

在美国首府华盛顿,二战时期免于战火破坏的白宫,夏树与罗斯福进行了一次友好的会面,这是两人作为各自国家首脑所进行的第六次会面,前五次都发生在国际会议或重要庆典期间。在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的前面两届,美国与英国结成战略联盟,与其他欧洲国家特别是西方同盟国的关系一直处于低温状态。时过境迁,美国的经济、金融、贸易、科技、军事乃政治都跟欧洲大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紧密关系,他们识趣地放弃了在大西洋区域跟西方同盟国抗衡的旧战略,转而将海外的发展重心放在了太平洋地区,这就意味着他们跟德国、苏俄、中国有了共同的对手——在扩张领土方面无比贪婪的日本!

之前与德皇小威廉的一番深谈,夏树意识到自己的便宜兄长跟年轻时的威廉二世一样,骨子里有着征服世界的野心,他不是没有想过要派遣庞大的远征军前往亚洲击败日本,只是一方面德国现有的殖民地已经足够庞大了,需要外派大量的军队维护秩序,另一方面地处南欧的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一直试图扩张他们在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德国人不得不小心提防这两个实力不弱的传统列强,再者德国作为国际联盟的主导者,不得不在一些国际性的事件中刻意维护自己的“盟主”形象,所以才会采取维和行动的方式来压制日本向南亚和中东扩张。

“国联在澳大利亚的维和行动,开辟了大国联合干涉战争暴行的先例,无论是站在人道主义还是建立文明秩序的高度,都是一次具有非凡意义的伟大壮举。作为维和行动的发起者和坚定的推动者,国王陛下以及威廉皇帝陛下必定会因此载入史册!”